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爱尔眼科“医德医风”系列报道入选“2024年企业典型传播案例”
首页> 光明医药> 活动报道 > 正文

爱尔眼科“医德医风”系列报道入选“2024年企业典型传播案例”

来源:人民网2024-12-25 09:53

  近日,2024中国经济传媒大会暨融合发展交流大会在北京举行。爱尔眼科“医德医风”系列报道入选“2024年企业典型传播案例”。

颁奖仪式现场。企业供图

  颁奖仪式现场。企业供图

  深挖背后故事,传播医患关系正能量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企业在公益、品牌传播等领域的创新实践日益丰富多样,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24年(第三届)企业典型传播案例征集活动,以创意和影响力为准绳,选定代表行业前沿、彰显文化自信的传播案例,推动中国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眼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医德医风”系列报道通过选取不同地区、年资、专长的眼科医生作为主角,深入挖掘了他们背后的故事,生动展现了他们在钻研业务时的执着精神、面对复杂病情挑战时的无畏勇气以及始终秉持的医者仁心。通过这些真实而鲜活的故事,不仅让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眼科医生的工作日常和专业成长历程,也增进了患者对医务工作者的理解与信任,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爱尔眼科“医风医德”系别报道入选“2024年企业典型传播案例”。企业供图

  爱尔眼科“医风医德”系别报道入选“2024年企业典型传播案例”。企业供图

  仁心仁术,以心为灯照亮患者希望

  “从医40多年,听说患者手术成功的消息,我居然像孩子一样跳了起来!”在一次跨越千里的救治后,遵义爱尔眼科医院院长李海祥这样说道。2023年,他接诊到一位患者,“从未遇到过病情如此复杂、角膜溃疡如此顽固的病人”。再加上患者有肺结核,不仅影响眼部恢复,还加大了角膜移植手术难度。为了挽救患者的眼睛,遵义爱尔眼科医院联系到了资源力量更强的长沙爱尔眼科医院。一场跨越千里的光明接力就此展开。横跨千里转“大后方”后,长沙爱尔眼科医院的专家们立即组织了全院会诊,精心制定手术方案,全力压缩手术时间以降低风险,并准备了详细应急预案。最终,患者在2024年的第一天重见光明。

  2024年,爱尔眼科一共推出了近三十篇“医德医风”报道,串联起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

  7月5日,年仅63岁的眼科专家、桂林爱尔眼科医院院长杨帆因病离世,他选择将眼角膜捐赠给南宁爱尔眼库,遗体捐献给桂林医学院做“大体老师”,继续为医学事业奉献。杨帆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他虽离去,但是他的精神鼓舞着后来人,值得更多人向他学习。通过走访他的同事、亲属、患者,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杨帆。

杨帆正在为患者做详细的眼部检查。企业供图

  杨帆正在为患者做详细的眼部检查。企业供图

  用匠心重塑清晰视界的王铮、冲破黑暗的“追光者”张东昌、“针尖上的艺术家”李冬梅、为光明护航的“多面能手”吴建华、潜心科研攻克临床难题的段宣初、“硬核刀尖舞者”李毓敏……这些报道只是爱尔眼科 “医德医风” 建设的一角,却生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让更多人看到医疗行业的正能量。

  爱尔眼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强化医德医风建设,不断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创新传播理念与方式,让眼健康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传递医疗行业正能量,为推动我国眼科事业蓬勃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茜颖)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秦川牛“犇”跑出圈

  • 山东青岛:警用机器人亮相普法宣传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956年,27岁的林皋带领年轻教师和同学们从零开始,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激振和测振仪器设备,在我国率先开展大坝抗震试验。
2025-03-25 09:10
2024年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比上年增长1.3%。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方面,《报告》指出,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03-25 09:09
在应用数学中心,来自东南大学通信、网络安全、电子、医学、制药等约10个学科的科研团队经常汇聚一堂,寻找交叉融合的合作点。
2025-03-25 09:05
日前,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以下简称“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张敏的诊室里,4岁小患者洋洋(化名)的父母激动地向医生连声致谢,
2025-03-25 04:05
在蛋白质设计领域,传统方法面临着诸多难题,如需要丰富的专家经验,且要经过数以万计的实验试错,时间长、成本高,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行业发展。
2025-03-25 04:05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联合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和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海洋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瀚海智语”。该大模型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2025-03-25 04:05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类探索地球的征程离不开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创新。海底两万里,书写新传奇。
2025-03-24 12:09
3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智慧育种成为焦点议题,业内人士期待智慧育种破译“基因密码”,开启种业创新的新赛道。
2025-03-24 08:53
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和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也将在论坛年会期间发布。
2025-03-24 08:49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当日在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发布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
2025-03-24 04:55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日前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该设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诊治提供全尺度、
2025-03-24 04:55
青藏高原湖泊既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也对其有重要影响。我国科学家研究评估了近36年间气候变化给青藏高原湖泊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藏高原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显著,
2025-03-24 04:55
记者22日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获悉,我国油气勘探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新兴油田亿吨级探明储量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储量评审备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吨。这是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探明地质储量达亿吨级的页岩油田。
2025-03-24 05:25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5-03-21 03:40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3-21 10:12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2025-03-21 10:11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2025-03-21 10:09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上升虽然是异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2025-03-21 10:07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