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第九届北京国际医药健康创新交流会暨京津冀医药产业协同展示活动在京举办
首页> 光明医药> 活动报道 > 正文

第九届北京国际医药健康创新交流会暨京津冀医药产业协同展示活动在京举办

来源:央广网2024-12-03 16:50

  央广网北京11月30日消息(记者 郭彦伟 通讯员杜帅)11月29日,由北京医药行业协会、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关村昌科生命健康产业联盟共同主办,中国行为法学会医疗健康法治研究专业委员会、《人民法治》杂志社、天津医药行业协会、河北医药行业协会、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协办,以“聚焦新质生产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九届北京国际医药健康创新交流会暨京津冀医药产业协同展示活动在北京市大兴区营商中心举办。来自北京、天津、河北、云南、深圳等省(市)相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药企业的代表200余人参加。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会长梅群在交流会上致辞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会长梅群在致辞时指出,本次活动旨在搭建一个开放共享、互学共鉴的平台,这不仅是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更是推动区域医药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希望与会专家通过深入交流、思想碰撞,共同展望医药健康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分享医药产业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宝贵经验和最新创新成果,促进京津冀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发展。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协同办副主任、京津冀联合办副主任周浩在交流会上致辞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协同办副主任、京津冀联合办副主任周浩在致辞时强调,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三地形成了“六链五群”产业协同发展新共识,生物医药既是“六链”之一,也是“五群”之一。下一步三地医药企业、行业组织、科研院所要强化协同创新,加速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深化对接合作,促进产业链群规模化、集聚化发展,共建示范园区,优化提升产业发展业态,推动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加速向世界级集群迈进。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郝兰会在交流会上致辞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郝兰会在致辞时,从生物医药产业规模雄厚、重点企业实力强劲、行业门类齐全、产业集群特色鲜明、创新平台持续增长5个方面介绍了河北省医药产业发展特点。他表示,下一步要持续推动政策落实、持续打造产业集群、持续增强创新能力、持续加强服务水平,加强交流合作和资源对接,共同推动生物医药区域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总经理贾晖在交流会上致辞

  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总经理贾晖在致辞时表示,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圈之一,在医药健康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不仅得益于区域内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更在于京津冀三地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共同探索医药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加强产学研用合作交流,促进医药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多领域深度融合,加快国际化战略步伐,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姜军成在交流会上致辞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姜军成在致辞时指出,医药健康产业是引领新一代科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是将现代生物技术与各种形式的新药研发、生产、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相结合形成的重要产业。通过本次大会的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激发京津冀医药健康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活力,让更多科技创新迸发涌流,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推动京津冀医药健康产业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北京市卫健委药械处处长刘清华在交流会上致辞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北京市卫健委药械处处长刘清华在致辞时强调,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生物医药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从研发、生产、使用等各个环节创新发展,提供全链条服务。北京历史底蕴深厚,拥有独特的研究资源、教育资源和卫生资源,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多方深入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创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共同推动京津冀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为建设制造强国、科技强国、健康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邸淑兵在交流会上致辞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邸淑兵在致辞时表示,同仁堂集团作为中医药行业的老字号企业,始终坚持中医药事业和产业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目前已经在京津冀地区建设了22家工业生产基地、2家物流企业,540余家零售和医疗终端,构建了集种植(养殖)、制造、销售、医疗、康养、研发于一体的完整的“制药+”大健康产业格局。下一步愿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用“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京津冀医药健康产业取得更高水平发展。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厅原厅长、一级高级检察官冯小光作主旨发言

  主旨发言环节,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厅原厅长、一级高级检察官冯小光从医药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医药行业反垄断、医药产品知识产权保护4个方面作主旨分享。他强调,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云南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王青梅作主题推介

  云南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王青梅在主题推介时,向与会专家、企业介绍了云南省发展中药材产业的重要战略定位和重点合作机遇。着重阐述了云南省在中药材资源端品种多、品质好、品类大的特点,在市场端拥有沿边跨境优势,在创新端具有雄厚的科研基础,以及在药食同源、特色药、民族药、中兽药方面具有的优势潜力。希望在中药材种植、加工、进出口贸易、加工和仓储物流,产品产地化、品牌化、特色化、数字化、国际化等方面与各界加强合作,同时也推介了部分重点招商项目。

△中关村产业研究院医药健康部部长吕紫薇作分享交流

  中关村产业研究院医药健康部部长吕紫薇在围绕“多维视角下北京生物药产业发展趋势及诉求研究”作分享交流时,以龙头企业、创新企业、创新平台、投资机构四个视角展开,阐述北京生物药发展面临的瓶颈与诉求。她表示,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药已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重要战场,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技术,在市场及应用端,凭借靶向性高、安全性好、疗效确切等优势已成为未来药物开发的主攻方向,已进入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北京作为全国生物经济创新发展高地,生物药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北京杏林康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李翠娥作分享交流

  北京杏林康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李翠娥在围绕“药学服务助力院外巿场破局”作分享交流时表示,药店行业“内卷”严重,利润、客流双下降,是连锁药店经营者面临的核心挑战,而促销、打折等同质化服务已经无法挽救门店固定客流的流失,只有围绕场景,以药学服务为核心的患者服务,挖掘存量客户终身价值,才能实现销售新增长。杏林康云倡导的药学服务是药师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的,应用药学专业知识,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提供患者药学咨询和健康生活建议,并贯穿患者全用药周期的专业信息服务。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立家主持交流会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立家在主持交流会时表示,本次交流活动紧密围绕北京医药行业协会的年度工作计划,结合当前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由北京医药协会发起并引领,全体会员单位积极响应参与。同时,活动还为京津冀地区的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等各方代表,搭建一个专业、高效、务实的交流平台。下一步希望京津冀三地进一步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产业创新升级和绿色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展览活动现场

  京津冀医药产业协同展示活动亮点纷呈,其中特设的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交流分场将成为“重头戏”。该分场将集中展示京津冀三地医药产业的发展成就、产业链与生态链建设成果以及协同创新的最新进展,为参会者提供全面了解区域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

△平行分论坛现场

  同时,本次活动还围绕“协作+赋能 共筑医药健康产业新高地”“数字化在医药产业发展中的实践分享”“中医药创新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构建医药产业发展基石——产学研陪”4个主题,设置了“京津冀集群协同建设”“医药产业数字化建设”“中医药产业发展”“产学研陪一体化”4场平行分论坛,为参会者提供权威的政策导向和行业洞察。

△活动现场

  据悉,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作为国内唯一跨省(市)联合建设的先进制造集群,在三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已初步形成覆盖生物药、化药、中药、医疗器械全产业板块,技术研发-临床试验-检测审批-生产加工-销售流通全流程的产业集群。2023年集群医药工业总产值达3900亿元,集聚相关企业超6000家,其中规上企业超千家,包括众多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医药龙头企业,近3年获批创新药24个、创新医疗器械38个,创新实力全国领先。

 △会议现场

  与会专家、企业代表纷纷表示,本次活动是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积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品牌企业发展,推广优质医药健康产品,共同打造全国领先的医药健康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也为三地的生物医药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经过十年的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程度最高、成果最丰富的产业之一,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获批成为首个三地共同建设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进一步凸显了京津冀对于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关键引擎功能。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队首次参加世运会软式曲棍球比赛

  • 贵州加快构建现代化能源体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林炳亮:基孔肯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传播。林炳亮: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一样,都是由伊蚊传播,因此防控措施也一样。基孔肯雅热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并做好防蚊隔离。
2025-08-05 10:16
黄皮、龙宫果、嘉宝果、蛇皮果……不少爱吃水果的消费者发现,无论是在线下超市里,还是在线上购物软件里,市面上出售的新奇小众水果越来越多了。泰国的榴莲、山竹都是很热门的水果,我们在泰国采购过程中发现,当地的榴莲果园里会混种一些龙宫果的树木。
2025-08-05 10:15
》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
2025-08-05 10:14
近30年来,程芳琴带领团队聚焦煤、电、冶等产业中产生的工业固废处理处置问题,致力于工业固废的低碳化、高值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通过“预处理活化—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技术链条,让工业固废逐步从环境负担转化为可利用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2025-08-05 10:13
物理学家利用一种仅几千克重的装置从核反应堆中捕获了中微子,这种装置的重量比标准的中微子探测器小几个数量级。Scholberg的COHERENT探测器首次利用了一种名为相干散射的现象,即中微子与整个原子核发生“散射”,而不是与构成原子的粒子发生散射。
2025-08-05 10:11
湖南益阳,大通湖区宏硕生态农业农机合作社,王建刚守在水田边,脸上的汗连珠落下,在稻秆上摔出水花。在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下,再生稻种植在湖南年推广面积已超400万亩,越来越多种粮大户从中受益。
2025-08-04 09:43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韩文标团队首次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为揭开双黑洞的形成之谜提供了全新线索。研究团队注意到,若双黑洞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并合,绕第三个天体的轨道运动会产生沿着观测者视线方向的加速度,进而通过多普勒效应改变引力波频率,在信号中留下独特“印记”。
2025-08-04 09:40
经过近10年的持续攻关,研究团队采用单晶石墨作为前驱体,在金刚石压砧内的准静水高压(2亿兆帕)、高温(1400摄氏度)条件下,成功合成百微米级大小、高度有序的六方金刚石三重孪晶样品。
2025-08-04 09:37
现在,深海所的科学家与合作者首次在深渊极限深度中发现了大规模的化能合成群落,几乎覆盖了整个北太平洋的深海俯冲带,在海沟中绵延超过2500公里。“我们的分析显示,深渊冷泉甲烷的碳和氢同位素值非常负——指示甲烷是微生物成因,是在微生物作用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的。
2025-08-04 09:36
光明日报上饶8月3日电 记者王洋、李玉兰、胡晓军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在蜘蛛物种多样性初步调查中发现了跳蛛科合跳蛛属新物种——婺源合跳蛛。
2025-08-04 09: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