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医药+现代科技” 解密中医药延缓衰老“密码”
首页> 光明医药> 活动报道 > 正文

“中医药+现代科技” 解密中医药延缓衰老“密码”

来源:光明网2024-06-19 13:54

  6月15日,抗衰老和慢病防治学术研讨会暨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抗衰老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陕西咸阳召开。围绕早衰及老龄化问题,从中医对于早衰整体系统的认识切入,与会专家就过早衰老与机体整体机能、系统功能之间的影响与联系等主题开展学术交流和探讨,上演了一场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思维碰撞,促进了中医药抗衰老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抗衰老领域的研究不断刷新生命奇迹,探索着医学厚度,取得了一项项新成果。引了来自全国多地的三甲医院和抗衰老领域专家参会,聚焦抗衰老的最新科研成果展开深入探讨。

“中医药+现代科技” 解密中医药延缓衰老“密码”

陕西中医药大学范小璇

  陕西中医药大学范小璇教授在致辞中表示,《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指出293种疾病中有92种被确定为与年龄相关,最主要的是心脏病、糖尿病、中风、阿尔茨海默病等,并把衰老列为可治疗的疾病。“将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相结合,对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升、特别是对于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范小璇说。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作为抗衰老研发平台,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抗衰老中心以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为指导,开展‘气络学说指导八子补肾胶囊抗衰老研究’,采用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在整体、系统、细胞、分子等多个层面,揭示其对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的影响。研究发现八子补肾胶囊对于整体衰老及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功能减退或衰老相关疾病均表现出确切改善作用。”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抗衰老中心负责人侯云龙教授在题为《科技创新驱动中医药抗衰老新发现》的学术报告中介绍说。

“中医药+现代科技” 解密中医药延缓衰老“密码”

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抗衰老中心负责人侯云龙作题为《科技创新驱动中医药抗衰老新发现》的学术报告

  “5月20日,国内首个全生命周期记录的1200只小鼠的大规模抗衰老研究取得阶段性重大突破,喂食八子补肾胶囊小鼠的最长寿命比自然衰老小鼠的最长寿命延长了8个月,即达到38个月!据文献报道,已知的同品系小鼠的寿命一般是20到30个月,小鼠生命的1个月相当于人类生命的3.5~4年。八子补肾胶囊延长自然衰老小鼠最长寿命达8个月,挑战了生命长度,实现了中医药抗衰老研究的重大突破。”侯云龙分享了这一科研成果。

“中医药+现代科技” 解密中医药延缓衰老“密码”

天津中医药大学边育红作题为《气络学说指导下中药抗骨质疏松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的学术报告

  随着老龄化日益加深,骨质疏松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会上,天津中医药大学边育红教授在题为《气络学说指导下中药抗骨质疏松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的学术报告中指出:“在对八子补肾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关注最早的是骨质疏松,研究显示:40岁-49岁骨质疏松患病率为3.2%、50岁以上骨质疏松患病率为19.2%、65岁以上骨质疏松患病率为32.0%,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衰老导致的骨质疏松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密切的联系,而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骨细胞,可以有效延缓骨骼衰老,并改善骨质疏松。对此,边育红教授团队展开的研究发现,给骨老化模型小鼠喂服八子补肾后,衰老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潜能明显增加,骨小梁形态与结构得到明显改善,证实了八子补肾对于在改善骨质疏松、对抗骨骼衰老方面有明确作用。

  近日,国内首个抗衰老中成药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取得重大科研成果。该研究论文《八子补肾胶囊治疗早衰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在国际植物医学领域权威期刊《植物医学》(Phytomedicine,影响因子7.9,SCI中国科学院一区)上发表。

  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徐凤芹教授在其题为《补肾填精类中药抗衰老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中指出:“该研究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牵头、联合8家中心共同开展,试验入组了30至78岁的530名受试者,随机分配至八子补肾组或安慰剂组,分别予以八子补肾胶囊和安慰剂。研究结果显示:八子补肾胶囊能有效干预肾精亏虚证包括神经精神、皮肤毛发、骨骼肌肉、泌尿生殖四个方面的衰老症状;能改善患者身体、心理、社会三个方面的身心健康状态;能提高受试者生活质量,包括健康和日常活动、感觉以及总体健康情况;运动功能方面,如五次坐立时间、握力、平衡测试、步行速度和肌肉量等均有显著改善。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八子补肾组的端粒酶活性显著高于安慰剂对照组,提高端粒酶活性是医学界公认维系端粒稳定抵御衰老的重要手段。而且研究发现,八子补肾胶囊安全且耐受性良好。”

  此次大会由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抗衰老专业委员会协办,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士工作站、陕西中医脑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系承办。咸阳作为陕西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中心和学术交流的圣地,每年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中医药会议在咸阳召开。此次大会的成功举行为中医药抗衰老研究开辟了新思路,助力健康老龄化!(王凡)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通过国家验收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5-03-21 03:40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3-21 10:12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2025-03-21 10:11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2025-03-21 10:09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上升虽然是异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2025-03-21 10:07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今年春节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黄家兴就跨越3000多公里,从北京来到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开启新一年的追花之旅。跟着帮扶团队,蜂农李光强学到了真本事:以前有蜜就割,蜜蜂饿肚子出逃;现在留蜜补蜜,提高采蜜效率。
2025-03-20 09:53
对人性温度的感知,对多元价值的判断,对公共利益的坚守,这些人类独有的认知维度,是AI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
2025-03-20 09:52
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墨子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朴素理论,再到牛顿用棱镜分解白光揭示光谱的奥秘,光始终是科学与技术演进的见证者。进入21世纪,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迎来了全新维度——光经济。
2025-03-20 09:49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19日举行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专家提醒,春分时节,昼夜平分,公众要注重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均衡寒热饮食、适时添减衣物。
2025-03-20 09:40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3-19 1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2025-03-19 10:20
先优化人员分工,过去按天计工时,改为了以量计价,鼓励村民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用人成本降低了20%。
2025-03-19 10:19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03-19 10:15
首次揭示了植物新型广谱抗病天然产物——芥酸酰胺及其抗病机制和化学防御策略,对于开发新型绿色无害农药、减少细菌病害、保证植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19 10:14
包括加快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出AI应用新产品、加快开源步伐等,进一步竞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赛道,优化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体验。
2025-03-18 09:13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2025-03-18 09:13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3-18 01:55
日前,记者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科研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个蜘蛛新种——官山伪遁蛛。
2025-03-18 01: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