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机器人手术真的太神奇了!”“终于知道扭伤怎么处理了!”4月17日,恰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瓯江口院区启用4周年之际,近百位普通市民、记者、警察和学生“探营”我院瓯江口院区。医护工作者用高新设备体验、骨科健康科普、创伤急救培训、名医面对面等方式以礼相待,让参与者收获满满。
上午9时,来自浙江省市级6家媒体的记者穿上手术衣,进入神秘的手术室,骨外科学科副主任李志杰、手术室副护士长张雪为他们介绍了杂交手术室、手术机器人、O臂机等三大“院之重器”。
当记者问天玑骨科机器人手术有什么优点时,李志杰解答道:“医生借助机器人手术,就能有效减少徒手手术产生的误差,通过定位系统精准地定位到理想位置,有效减少了患者的手术损伤。”
张雪补充道:“O臂机是手术机器人的最佳拍档,它可以通过完整的360°自动环型扫描取像,及时更正路径规划与导航。据此,术者可更加精准地定位微小病灶,安全地避开重要结构植入螺钉或骨水泥,避免伤害到周围的神经血管等重要器官。”
上午10时,骨科健康科普和“创伤救护”急救技能培训在瓯江口院区门诊二楼举行。现场不但汇集了普通市民,还有来自瓯江口新区的特警队员和浙江工贸学院、温州技师学院的学生团队参与培训。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卢明东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医院骨科在浙南闽北赣东地区的技术实力,同时希望借助此次广大百姓走进瓯江口院区的契机,提升公众医学素养,同时希望大家积极参与科普和培训,学到实用的医学知识。
“包扎完成后,要注意观察一下肢体远端有没有青紫的缺血现象。”在培训现场,急诊医学科副护士长廖德珺与4名高年资护士带来的“创伤救护”培训颇受追捧。高岭燕主管护师为市民详细讲解了关节及手掌8字包扎法,四肢躯干螺旋形包扎,头部、胸部三角巾包扎法。
高岭燕主管护师为市民详细讲解了关节及手掌8字包扎法,四肢躯干螺旋形包扎法,头部、胸部三角巾包扎法。
“这个培训对我们来说非常实用。”参加培训的10余名特警一边尝试包扎,一边对笔者说:“我们平时训练、工作难免碰到意外伤害,止血包扎技能不但能帮助他人,关键时刻还能自救。”
培训现场的腰背健康科普区域,骨科郑文娴和陈玉梅护士长热心为市民讲解保护腰背和自测脊柱侧弯的小妙招。她们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伏案工作、埋头刷手机导致的腰背疼痛越来越常见。”她们还向参加培训的市民传授了一套脊柱拉伸操。
特意从瑞安赶来的市民王阿姨说:“这套保健操只需要一面墙壁,每天10分钟就能完成,简单易懂。”
运动医学科的林剑医生为市民带来的是“骨关节扭伤紧急处理”科普。他对学员说:“关节扭伤后,最靠谱的做法就是‘休息制动—冰敷—加压包扎—抬高’”他同时向大家传授了扭伤后的硬物夹板固定法的救护方法。
酷爱运动的浙江工贸学院的张同学说:“我学会了,以后万一遇到扭伤或者骨折的时候,能帮助别人了。”
培训现场,医院免费为市民提供的骨密度测试也受到了广泛欢迎。
上午10点半,在脊柱外科、手显微外科、创伤外科、关节与骨病外科、运动医学科等各个病区分别举行医患沟通会,医护人员通过面对面的方式,为回访患者和需要进一步治疗患者查体,解答他们的困惑,并给予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温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宣传统战处 栾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