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张斌:打造高品质中药,让中药的好看得见
首页> 药品频道> 活动报道 > 正文

张斌:打造高品质中药,让中药的好看得见

来源:39健康网2021-04-19 15:55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中医药逐渐获得全世界范围内更为广泛的关注。在国家大力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有力条件下,中药老字号如何找准自身定位,实现突破性发展?

  近日,2021大健康产业(西湖)论坛在乌镇举行,广誉远中药股份有限公事董事长张斌接受39健康采访时表示,中药老字号要围绕自身优势创新赋能,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张斌:打造高品质中药,让中药的好看得见

  以下是访谈实录:

  39健康:广誉远作为一家拥有48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在中医药发展正当时时期,是如何创新赋能?具有哪些优势?

  张斌:广誉远的核心优势是高品质中药,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承精髓。广誉远前身是始创于1541年的广盛号药店,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无断代传承480年的中药老字号,数百年一脉相承的厚重文化底蕴以及融入到中药制作每个小细节的理念,都是广誉远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宝贵中医药文化遗产。

  广誉远还是我国唯一一家同时拥有两项国家级保密技术和3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药企业,传承了百余个经典古方和多项古法炮制技艺。这些宝贵的中医药成果,凝结了数百年来中医药大师的智慧和心血,是未来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力量源泉之一。

  二是技术创新。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广誉远重点对重要传统炮制理论、方法、原理等方面进行大量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当中,如为传统中药技艺设定了关键工艺的控制点和控制参数,建立了相关工艺规程、操作SOP和内控标准,实现了生产全过程的GMP管理,真正做到了传统工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生产。

  截至2020上半年,广誉远获得19项专利授权,取得了1项国家药品标准以及3项省级中药饮片标准,龟龄集、定坤丹、安宫牛黄丸等产品列入多项国家诊疗指南/专家共识。

  三是与现代医学接轨,自2013年以来,广誉远围绕核心产品开展了多项多中心循证医学研究,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接轨,开创了中药企业深度参与临床研究的先河。相应的学术成果先后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截至2020年年底,报告发表近200篇,其中SCI期刊收录论文逾10篇,获得业内、业外的高度认可。定坤丹、龟龄集等产品被多部学术著作引用和推荐。

  39健康:今年两会期间,您与张伯礼院士、刘清泉院长讨论中医药发展时刻提到,“要让中药的好看的见”,围绕这方面,广誉远做了哪些工作?

  张斌:一是开展循证医学研究,之前提过,为了证明经典中药的好,广誉远与协和医院、中山大学等合作,开展了大量的循证医学研究。

  其实,刚开始他们对中药的效果是有怀疑的,记得当时有专家问我:“如果做出来没疗效,文章我也要发表,你敢不敢?”我说我当然敢!因为我对广誉远中药很有信心,传承了这么多年,这是被历史证明了的有效的中药!

  事实证明,好中药的好是可以证明的。在那次论坛上,张伯礼院士公开肯定了广誉远的产品,他说,“定坤丹的效果非常好,调节内分泌紊乱,特别是更年期的一些症状。”不仅是定坤丹,大家对广誉远的其它中药,如龟龄集、安宫和牛清心等的认可度也非常高,在otc市场,定坤丹在妇科中药补益类排名第一;龟龄集在助阳中药中排第二。

  二是开展基础研究。近年,广誉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经典名方相关基础研究,尤其是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研究,有人说这个研究没有意义,但我觉得意义重大,可以更加科学、精准地提升经典名方标准。

  通过这些基础研究,广誉远为所生产的中药制剂建立了中药指纹图谱。过去,普遍存在同一家企业生产的同款中药,不同批次有效成分差别较大的问题,通过中药基础物质研究,广誉远不仅为定坤丹、龟龄集等中药建立了指纹图谱,并进行了五年的跟踪对比,发现五年来这些中药的指纹图谱相差不超过10%,一致性在92%以上,工艺非常稳定,这在行业内应该是处于领先水平。

  同时,广誉远还对炮制工艺的实际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比如广誉远花了5年时间,研究古法炮制技艺对熟地黄药理成分的影响。通过现代技术验证发现,经过3-5蒸的熟地黄含有较多的大糖类物质。8-9蒸后寡糖、单糖等小分子糖的含量较多,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和转化。

  39健康:在医改大潮下,连锁药店正面临新一轮的专业转型,在为连锁药店专业化赋能方面,广誉远近年做了不少工作,有哪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

  张斌:为连锁终端专业化赋能,是广誉远实施“全产业链打造高品质中药”战略核心内容之一,广誉远“三位一体为连锁终端药店专业化赋能”项目主要涵盖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严选道地药材,通过独家古法炮制,生产具有确切疗效的高品质中药,从而形成稳定的产品和品牌影响力。

  二是通过向连锁终端销售人员提供专业化的培训,提升其专业服务能力,通过金牌健康管理师培训等项目,每年开展1万余场的集中培训,培训人数超过10万人次,帮助连锁药店店长、店员、培训师等提升专业水平。

  三是通过直播、线下活动等多种形式的专业推广,为连锁终端引流。比如近年,我们与老百姓大药房等全国连锁巨头合作,联合开展科普和带货的直播活动,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此外,2017年启动的“好孕中国”公益计划,目前已逐渐成为一项品牌工程。通过此项公益计划,制药企业、连锁药店和消费者成为了利益共同体,共同促进我国优生优育事业的发展,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39健康:2017年,广誉远推出“好孕中国”公益计划,目标是为全国二十余个省市的不育不孕家庭提供便捷实用的医疗服务,现已4年过去,能否和我们介绍下目前该公益计划的进度?针对该公益计划,未来还将有哪些规划?

  张斌:在2017年第五届大健康产业西湖论坛开幕式上,广誉远联合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中国优生科学协会、中国医药物资协会、中华中医药协会生殖医学分会等机构共同启动了“好孕中国”公益计划,联合全国百强连锁药店,援助备孕家庭优生优育。

  截至目前,“好孕中国”公益计划已覆盖全国297个地级市,1000家连锁,35000家药店,惠及备孕人群1000余万人。

  接下来,广誉远还将继续完善“好孕中国”计划,一是通过促进多品牌、多领域的跨界合作,增强“好孕中国”计划的服务能力。解决优生优育的问题,是需要一整套的解决方案,涉及医药服务、心理管理、饮食健康等多个领域,因此未来5年,我们希望将“好孕中国”计划打造成为一个优生优育的品牌工程,并借此平台汇聚各方资源,共同为备孕难孕人群提供专业的、全面的、多元化的解决方案。

  其次我们还将扩大项目影响力,让更多备孕难孕人群从中受益,全国有600多个城市,目前“好孕中国”计划只覆盖了其中的近300个,还有一半以上的城市没有覆盖。同时在已经覆盖的城市中,也需要不断深化工作,持续提升整个公益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

  39健康:广誉远近年来以"传统中药+精品中药+养生酒"三驾马车在中医药市场上快速飞驰。在您的带领下也开创了广誉远连续三年营收增速保持在100%以上的发展复苏奇迹。对于广誉远未来还将有哪些规划?哪些转变与突破?

  张斌:未来,广誉远还将继续围绕“全产业链打造广誉远高品质中药”的发展战略,打造成为以中医药文化传承和中医诊疗服务为两翼,运营移动互联网,满足消费者多元化大健康需求的高品质和服务综合提供商。为此广誉远未来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持续推动中医药文化的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事业灵魂,是后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广誉远创新性的打造“国医馆+国药堂+博物馆”三位一体的中医药文化体验馆,融精品中药,中医药文化、中医诊疗为一体,全方位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目前,广誉远中医药文化产业园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传承了多项被称为国宝级“中药活化石”的古老炮制工艺,此外,在平遥、三亚、太谷、西安、上海、北京等全国过个城市成立了近30家国医馆、7家中医药博物馆。

  二是完善产品结构,为消费者提供完整的中医药健康解决方案。目前广誉远的核心产品还是高品质中药,同时布局了部分的大健康产品,这些都是自有的部分。未来希望在做好产品开发的同时,整合行业内资源,以核心产品功效为核心,制定完整的专科疾病防治方案,并提供完善的产品和服务。比如广誉远的安宫牛黄丸和牛黄清心丸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确切的疗效,那么未来我们会携手国医大师和相关专家,共同制定科学方案,满足这方面病人的不同的健康需求。

  三是重点打造互联网医疗平台,成为各方资源的聚合平台。广誉远从2019年开始布局互联网医疗,并且推出了首个中医药问诊服务平台——知了有方。目前平台问诊量正在快速增长,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爆发后,线上医疗平台的优势更加凸显。四是转变营销模式。未来,广誉远医药营销将更侧重于以患者为中心的专业化服务,这是销售渠道从传播通路转变,三是品牌推广从单纯的品牌曝光和促销,向“品效销三效合一”的数字化营销转变。沈文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网络中国节·春节短视频征集活动分享交流会举行

  • 安徽全椒:正月十六“走太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科普团队成立于2000年,旨在面向公众传播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
2025-02-14 10:26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2025-02-14 10:24
《自然》杂志13日报道我国发现迄今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政和八闽鸟。
2025-02-14 10:23
在当前的极寒天气下,机器狗更灵活、可携带更多仪器,巡检质效显著提高,让赛事电力保供更安心。
2025-02-14 10:22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26293亿元,助力我国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02-14 10:11
独脚金是寄生在高粱上的一种植物,能导致高粱减产甚至死亡。近日,我国科学家首次从高粱中发现两个关键基因,敲除后,高粱对独脚金的抗性显著提高。
2025-02-14 10:04
基于AI大模型及领域数据资源,构建基于PC端和手机端应用的科特派数字人“小科”,为用户提供随时在线、多终端访问、7×24小时全天候资源对接,全方位服务于北京城市科技创新与管理。
2025-02-13 09:36
新时代以来,我国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2025-02-13 03:40
新年伊始,DeepSeek成为“热词”,其在各领域的应用也引发思考和讨论。在科研领域,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的新科研范式随之到来,对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提出了更急迫的要求。
2025-02-13 03:50
从个性化的珠宝饰品到复杂的航空零部件,3D打印展现出了巨大的创造力和应用潜力。然而,科技的探索永无止境,一种比3D打印更具突破性的技术——4D打印,正悄然兴起。
2025-02-13 03:50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更是经济财富、社会财富。
2025-02-13 03:40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研究网络主办,上海期智研究院、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承办
2025-02-12 19:16
2025年,空天院合成孔径雷达科研团队将继续研制8颗“女娲星座”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届时“女娲星座”20颗在轨雷达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对地观测能力将大幅提升。
2025-02-12 10:07
这并不是一辆普通的复古电车,而是一部使用了16K全息数字技术、AI技术与四轴动感震动系统的数字电车。
2025-02-12 10:06
科学家们发现,水波涉及复杂的流体力学效应,能够构造丰富的拓扑矢量场用于粒子的操控。
2025-02-12 09:59
通过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经济圈,让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得以兼顾,天目山保护区的实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2025-02-12 09:57
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为公众献上一系列融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科普惠民活动。
2025-02-12 09:53
2月6日晚,“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
2025-02-11 14:55
气动外形优化是航空设计中的核心技术,可以提升燃油效率、降低阻力,提高飞行器性能。该几何引擎无需庞大的数据集或繁琐的超参数调整,大幅降低了开展气动优化的复杂度和成本。
2025-02-11 09:43
最近,原子能院自主研发的两步法650毫米直径冷坩埚玻璃固化工程样机,完成90天连续运行试验,收获约52吨玻璃固化体,高放射性废物(以下简称“高放废物”)可被“封印”其中。
2025-02-11 09: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