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15日,深圳湾畔星光与善意交汇,建辉2025“行善者之夜”慈善晚会在南山区中洲万豪酒店温暖启幕。本次活动由深圳市建辉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建辉基金会”)主办,以“行善共举,微光成炬”为主题,致敬那些在平凡生活中坚持善行的普通人,并呼吁社会各界携手共建善的生态。5位行善者代表与超过260位企业家、捐赠人及公益伙伴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为善良加冕的温暖盛会。
今年是建辉基金会连续第五年举办“行善者之夜”,这不仅是一场年度慈善晚会,更是一个致力于传播善声、链接同频伙伴、共创行善者生态圈的高端公益场域。晚会现场布置精巧,从悠扬的音乐到动人的行善者照片廊,再到行善者亲笔书写的感谢信,每一处细节都传递着“致敬行善者”的真挚情感,让来宾深刻感受到建辉基金会九年来在“助善”道路上的坚持与传承。
守护火种:“助善”之路的初心与坚持
晚会伊始,建辉基金会联合发起人周静逸以一句“善良,从来不是少数人的壮举,而是多数人的选择”拉开活动序幕。她深情回顾了基金会成立九年来“助善”之路的初心——源于对张兰英奶奶等无数长期行善者的敬佩。她强调:“助困是雪中送炭,而助善是守护火种。他们是这片土地上不灭的微光,而我们,愿做那守护火种的人。”作为中国首家专注于“致敬行善者”的基金会,建辉基金会自2016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致敬行善者,成为行善者,好人有好报”的使命,致力于构建一个让善良被看见、被支持、被传递的生态圈。截至目前,建辉基金会已与全国29个省份的56家团队合作,动员超万名志愿者,为2107名行善者提供4.17万次支持,其中1246人获得长期关怀。基金会连续六年蝉联中基透明指数满分,并于2024年获评深圳市5A级基金会。
从“交易”到“交心”的公益革新
建辉基金会理事、公益传善大使谌鹏飞在《向善而行-成为行善者》演讲中,提出了深刻的公益理念革新。他认为,企业与建辉基金会的合作与传统慈善捐款最根本的不同在于从“交易”到“交心”的转变。
“传统捐赠是‘交易’,而共生圈提供的是‘关系’和‘成长’。”谌鹏飞指出,企业获得的不仅是捐赠票据,更是一个深度参与价值创造的平台。企业伙伴投入的不仅是资金,更是情感上的认同与共鸣。他们不是在资助一个遥远的项目,而是在支持有名有姓、有血有泪、值得敬佩的人。这种基于深度认同的连接,才是行善者共生圈最坚实的基石。
谌鹏飞身兼中国人工智能影响力人物、上市公司AI-CGO等多重身份,却更希望自己的人生标签是“从带着AI生活到带着爱生活”。他开创的会员积分公益新模式,让消费者通过捐赠消费积分即可在微信头像上点亮一朵小红花,积分随之转化为善款支持行善者。这一创新让消费成为行善的起点,为品牌注入了更深层的情绪价值。他感慨:“行善是帮自己,而非帮别人。起心动念的利他之心,比聪明重要百倍。”
“好人有好报”的可视化实践
在谈及建辉倡导的“好人有好报”理念时,谌鹏飞分享了独特的实践智慧。“我不会讲大道理,我会带他们去看,去感受。”他表示,当企业亲眼看到行善者因为他们的支持而眉头舒展、重燃希望时,那种光芒就是最好的说服。
“企业投入的每一分钱,都在为这个社会购买善良这份最稀缺的资产,都在为我们共同期待的那个温柔世界投票。”谌鹏飞强调,企业的价值在这里得到了最升华的体现——他们不仅是商业成功的创造者,更是美好社会的建筑师。这种成就感和使命感,是任何商业回报都无法替代的。
谌鹏飞在向善而行的一次次创新实践以及由此带来的善果中言到:“把自己变成一道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努力把自己活成一个眼中有光,心中有爱,嘴角有笑的人。这样的你,真好!”
谌鹏飞的这番话,也在建辉基金会致敬的2000多名行善者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默默无闻的他们,在日复一日的漫长岁月中,将行善助人活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时时以自己的光照亮他人的路。于他们,生命,本该如此。
平凡英雄:五位行善者感动全场
晚会的核心焦点是五位平凡却闪耀着人性光辉的行善者。21年如一日守护被弃6次重病女婴的路安邦爷爷;为完成爱女慈善遗愿创办免费爱心食堂的王兰兰阿姨;用双脚剪出大爱人生的“无臂剪纸艺术家”夏虹老师;为让家乡孩子有书读而甘当“乞丐校长”的王龙羽老师;以及高位截瘫后仍坐着轮椅奔走助人的肖卓作老师——他们登台分享的故事,让在场嘉宾无不动容。
路安邦谈及往事时落下的泪水,肖卓作讲述绝望中因爱重生的坚定,无不诠释着生命的坚韧与善良的力量。在童声合唱《送你一朵小红花》中,全场起立向行善者致敬,将晚会推向高潮。
善的传承:从“致敬行善者”到“共创善的生态”
善良,不仅重在践行,还在于传承。理事张大平分享了自己带领子女走访行善者、发起公益项目的经历。从自己一次次“破防”,到对“助善”公益理念由衷认可,再引导孩子们发起公益项目帮助行善者达成心愿,获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果。他强调,公益不应是“一个人的竭尽全力”,而应是“一群人的力所能及”。善的传承不应该只是告诉下一代“要去行苦”,而是创造机会,陪伴他们一起行苦,把解决问题的使命和工具箱一并传承下去。
随后,五位小志愿者登台分享参与公益的体会,展现出善良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的希望。在孩子们身上,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善良与传承的力量,这种力量培养的,正是未来的行善者。
晚会尾声,建辉基金会向共创“行善者生态圈”的爱心企业颁发荣誉奖牌,感谢他们以资源助力善行传播。夜色渐深,情谊愈浓,这场晚会不仅是善行的致敬,更是善缘的序章。正如建辉基金会所倡导的:当善良成为多数人的选择,微光终将成炬,照亮前行的路。(于俊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