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开幕之际,全球领先的生物医药企业赛诺菲“全勤”赴约,携多项创新成果亮相。
11月6日,赛诺菲在展台举办多项重要的签约仪式和活动。在1型糖尿病防治领域,赛诺菲携手医疗、科研、产业与数字健康等多方伙伴,共同发起“中国1型糖尿病诊疗生态圈”,致力于在临床研究、早筛试点、全病程管理与数智联动等多个关键领域夯实基础、形成防治合力。在婴幼儿呼吸道健康领域,赛诺菲与社会各界携手,围绕防控体系建设、真实世界研究、公众科普教育等重点方向。
赛诺菲普药中国区总经理Oxana Monge表示,赛诺菲的明星产品特瑞可以进博“加速度”今年已在中国获批上市。糖尿病是中国政府重点关注的疾病领域,也是赛诺菲长期的战略发展重点。从人群广泛的2型糖尿病到亟需关注的1型糖尿病,我们始终关注每一个患者的未尽之需。
我国有典型1型糖尿病患者约60万,居全球第三,高发于10-14岁。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人体胰岛β细胞受自身免疫系统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乃至“匮乏”而发病,患者需终身胰岛素替代治疗。按估算,1型糖尿病3期患者每日需注射至少4次胰岛素,一年超过1,460针。
1型糖尿病分为3期。由于疾病进展隐匿,患者在1期和2期几乎没有“三多一少”等糖尿病典型症状。多数患者发展到酮症酸中毒(DKA)被紧急送医才确诊,超过60%患儿在急诊或ICU确诊,此时疾病已进展至3期,胰岛功能近乎衰竭,严重时可能引发脑损伤、肾衰竭等长期不可逆的健康危害。研究显示,1型糖尿病患者在10岁前进展至3期,预期寿命将缩短 16年。
作为全球首个且唯一一款用于延缓1型糖尿病进展的创新药物,特瑞可今年9月在国内正式获批,适用于8岁(含)以上儿童和成人1型糖尿病2期患者,以延缓向1型糖尿病3期进展。
中华糖尿病杂志总编辑,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七届主任委员翁建平教授分享道,依托进博会的政策赋能,特瑞可以全球领先速度在中国实现全面可及。从临床看,创新药为医生提供了强有力的抓手,推动1型糖尿病防治关口前移,提升整体诊疗水平。
本届进博会上,中国首个针对1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的疾病进展风险评估研究——DPS研究(Disease Progression Study)正式启动。这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是全球首个完全聚焦中国患者亲属的特色研究,预计覆盖全国51个中心,5500位1型糖尿病患者的1级亲属。研究通过胰岛自身抗体检测,早期识别疾病风险并密切监测其进展和发生。该研究将揭开中国1型糖尿病进展的真相,填补这一领域中国人群的数据空白,为我国1型糖尿病防治提供真实的临床循证和策略依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曹冰燕教授表示,探索并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1型糖尿病从被动诊疗管理向主动干预转变,把高危人群纳入1型糖尿病管理体系中,以实现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临床路径,从而实现对我国患者及高危人群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本届进博会期间,“产、学、研”多方力量聚焦1型糖尿病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联合发布重磅合作项目,打通从早筛、治疗到长期管理的关键环节,推动构建诊疗生态圈。部分代表性项目包括:由点及面合作共建——中国1型糖尿病生态共建合作联盟:集合产业多元力量,围绕扩大早筛认知度和可及性、优化检测技术、完善服务体系与探索创新支付机制展开合作,打破“孤岛式”防治格局,推动从传统单点模式向联盟系统协作的战略转型。(张梦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