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 9月21日,在“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之际,由将乐县人民政府、上海园林(集团)、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等联合举办的“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协同发展研讨会”在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举办。以“治愈一人、增绿一片”为宗旨的沪明杏林·双碳健康文化公园项目同期启动,数十位医护人员和患者代表共同发起成立了医患自愿碳中和联盟。
“沪明杏林·碳惠锦旗”行动起源于用植树代替锦旗的“谢医”新模式,该行动依托三明林改、医改试点和沪明国企合作基础,以患者认购林业碳票或植绿替代传统锦旗对医生的感恩之情,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生命有痛,杏好有你”——中国医学人文专家共识》。
会上,《医疗自愿碳中和发展纲要》正式发布,该纲要由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专家学者共同执笔,旨在积极倡导医疗消费主体通过植树碳汇等绿色行为方式,抵消其在医疗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额外碳排放,并构建与医疗行为相对应的自愿碳中和规范路径与科学计量方法,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健康的医疗消费新风尚。
据悉,成立于2016年的达医晓护科技志愿者团队,今年正式迈入成立的第10年。达医晓护负责人、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王韬介绍,医疗自愿碳中和是对消费端碳排放的全流程行为干预。在“消费产生”阶段,通过宣传引导医患双方采用公共交通、减少一次性耗材使用,从源头降排;在“消费中和”阶段,通过“医患共同植绿”“碳信用捐赠”等方式,将碳排转化为生态贡献,形成从产生到抵消的完整行为闭环,推动医疗消费从“健康导向”向“健康-生态双导向”转型,为美丽中国与健康中国的同频共振提供实践样本。(记者战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