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防到康全链条发力 2025CACA华中整合肿瘤学大会召开
首页> 光明医药> 要闻 > 正文

从防到康全链条发力 2025CACA华中整合肿瘤学大会召开

来源:光明网2025-08-20 19:18

  8月15—17日,2025CACA华中整合肿瘤学大会在郑州召开,2025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评审会议同期召开。

  作为2025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7+1”全国区域化整合肿瘤学大会体系中的关键一环,本次大会紧扣“肿瘤防治,赢在整合”核心主题,精心规划1个主会场与15个分会场,创新采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形式,为肿瘤领域同仁搭建起高效便捷的学术交流平台。

  本次大会与2025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评审会议同期举办,备受瞩目。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副理事长赫捷院士、沈洪兵院士等众多业内权威,以及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周勇等领导出席。

从防到康全链条发力 2025CACA华中整合肿瘤学大会召开

樊代明院士致辞

  樊代明院士介绍道,中国抗癌协会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国肿瘤学界发展,过去七年通过“建大军、开大会、写大书、立大规、办大刊、开大讲、进大学、绘大图、举大考、立大项、发大作、颁大奖、明大势、开大播、建大营、拓大疆、结大果”等十七项重点工作,在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他将这些工作比作“珍珠项链”,在“整合医学”理念下串联,形成强大合力。同时,结合河南中医发源地的底蕴,强调本次会议聚焦“中西医整合治疗肿瘤”的重要意义。

  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赫捷院士表示,肿瘤防治已至转型关键期,需以《健康中国 2030》为纲,推动关口前移。他分享国家癌症中心在筛查、监测、区域布局的成果,强调整合医学是实现“从预防到康复”全链条管理的核心,期待华中探索适配区域的整合模式,为全国提供经验。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周勇则细数了河南防控成果:建成三级防治网络,创全国首个危险因素监测系统,累计筛查超1600万人次,食管癌发病、死亡率双降,“两癌”筛查连续 8 年成民生实事,5年生存率超全国均值。他表示,河南将以整合理念为引领,持续提升防治水平,守护中原百姓健康。

从防到康全链条发力 2025CACA华中整合肿瘤学大会召开

  大会主旨报告分为三个环节,涵盖肿瘤诊疗多个方面。

  在“询证与精准并行,夯实诊疗基础”环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总院长李晔雄教授解读循证医学证据分级与治疗建议,结合淋巴瘤、乳腺癌案例,强调以高等级证据指导可治愈肿瘤诊疗,审慎用低等级证据探索,为临床决策树立科学标尺;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肿瘤医院院长袁双虎教授分享基于PET扫描的个体化自适应放疗提升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的研究;中国抗癌协会整合食管癌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毛友生教授剖析中国食管癌现状及防控策略。

  “防控与创新齐驱,拓展防治边界”环节中,“从高危人群锁定到全流程管理,构建‘早筛—早诊—早治’闭环,为区域癌症防控提供可复制模板。”中国抗癌协会安宁医疗专委会主委、湖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毛先海说道;中国抗癌协会整合口腔颌面肿瘤委员会执行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郭伟教授聚焦头颈部黏膜恶性黑色素瘤,剖析其发病隐匿、进展迅猛的特点,分享免疫联合治疗等新策略,为攻克这类罕见、难治肿瘤提供思路;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委会常委、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李斌教授围绕周围神经侵犯对胆囊癌外科治疗的影响,从解剖机制到手术策略优化,解析如何降低周围神经侵犯带来的复发风险,提升胆囊癌根治效果。

  “体系与探索共进,驱动防治升级”环节,中国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委会常委、湖北省肿瘤医院张敏教授介绍了湖北癌症防控实践及成效;中国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委会委员、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刘欣教授分享中国恶性肿瘤学科发展报告相关内容及多原发与不明原发肿瘤诊疗新进展;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玮教授探索溶瘤病毒疗法治疗难治性晚期恶性肿瘤的潜力。

  本次大会的15个专题分会场,覆盖CACA中西整合大会、食管癌大会、口腔颌面整合大会等领域,全面覆盖肿瘤诊疗关键学科与前沿方向。从前沿理念探讨到临床实践分享,从专家引领到专业深耕,全方位推动肿瘤防治多学科融合与全流程覆盖。

  此次大会汇聚全国肿瘤防治力量,在中原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未来,华中地区将以大会为契机,深化肿瘤整合防治理念与实践,为“健康中国”战略筑牢肿瘤防治中原屏障。(张梦凡)

[ 责编:田新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

  • 习近平观看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什么鼓励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具体如何操作?
2025-08-21 09:51
一项近日发表于《科学》的研究发现,在血液中循环的血小板会吸收肿瘤细胞释放的DNA片段,从而成为液体活检的重要DNA库。
2025-08-21 09:48
在地球的深海热泉、湿地,或者动物肠道和沉积物等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无氧居民”——厌氧微生物。
2025-08-21 09:46
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稳定增长,煤炭进口同比下降,煤炭供给比较充足。
2025-08-21 09:42
当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导致了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2025-08-21 09:41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张伟团队联合德国、美国等国科研人员,首创室温催化转化技术,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2025-08-20 09:47
南京大学研究团队与国际合作者在82光年外的唧筒座天区发现了一个极其罕见的两级四星系统,这是相互环绕的一对超冷褐矮星与一对年轻红矮星。
2025-08-20 09:44
走过70多年,沈阳机床矢志攻关高端机床,其突围历程给人不少启示。
2025-08-20 09:39
2016年,四处“求医问药”的马朝东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手中接过“药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带病滁菊植株进行离体脱毒与再生。
2025-08-20 09:34
西湖大学工学院姜汉卿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软体机器人,首次让昆虫尺度的软体机器人在复杂户外环境中实现完全自主运动。
2025-08-20 09:32
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全碳分子——环[48]碳(C48)。
2025-08-19 09:46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凯团队开发出首个N型热电弹性体,即“热电橡胶”,为柔性电子学和可穿戴设备的能源采集技术提供了新方案。
2025-08-19 09:44
作为全球最具危害性的恶性入侵杂草之一,薇甘菊以惊人的繁殖速度和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严重破坏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及中国华南地区的生态。
2025-08-19 09: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充电桩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2025-08-19 09:41
记者从国家数据局获悉:中文数据在国内大模型的训练性能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08-19 09:35
大约4亿年前,脊椎动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海洋,鱼类尚未进化出适应陆地行走的四肢。”  2016年,Szrek和同事曾报告在圣十字山脉发现类似化石,他们认为这些痕迹属于一种正在捕食的古代肺鱼。
2025-08-18 10:28
8月15日,在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席王金南代表学术界发布了“生态文明领域20项重大科技成果”。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应用于我国70%以上海上风电项目,大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和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2025-08-18 10:28
研究人员指出,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是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容纳多少锂离子,目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高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此。“这足以证明离域电解液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特别是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
2025-08-18 10:26
一张植被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状况,是做好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一个基础。3.7万多个野外调查样点支撑的新图,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的趋势提供植被地理学证据,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和发展的根基。
2025-08-18 10:25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某科技论坛上,一名网友上传教程:用开源AI模型,输入“生成一张某市发生恐袭的图片”,30秒即可获得以假乱真的画面。
2025-08-18 10:2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