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普:HPV感染,男女共防成趋势
首页> 光明医药> 要闻 > 正文

科普:HPV感染,男女共防成趋势

来源:光明网2025-01-15 16:20

  提起HPV(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多数人可能都会以为是女性的事,男性不用担心。但事实上,男性和女性其实都处于HPV暴露的风险,因为HPV主要是通过性行为传播。

  2023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引用在《柳叶刀-全球健康》的一项新研究显示,31%的男性感染了至少一种生殖器HPV亚型,21%的男性感染了至少一种高危或致癌型HPV。研究结果还表明,与女性相比,男性在整个生命期内均易感HPV。这说明男性作为HPV感染的高发群体,同样要做好预防工作。同时,男性HPV感染防控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公众认知不足和缺乏防治知识等。

  作为HPV的重要携带者,男性不仅自身面临健康风险,感染HPV后还可能通过性行为将病毒传播给伴侣,增加女性宫颈病变的风险。

  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赵方辉表示,全球HPV感染在男性各个年龄段中均有较高的流行率,不同地区年龄趋势具有差异。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报道相比男性传染给女性,HPV更容易从女性传染给男性。

  中国男性HPV感染导致的肿瘤疾病负担正在上升

  HPV的型别有200多种,根据致癌性的不同,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赵方辉指出,除子宫颈外,HPV也可感染身体其他部位,如口腔、咽喉、皮肤、肛门和男性生殖器等,可能诱发相应的肿瘤。所以,HPV不仅可导致女性宫颈癌,还可引发多种男性恶性肿瘤,如口咽癌、肛门癌、阴茎癌等,以及良性病变如尖锐湿疣。在全球范围内,每年HPV感染导致的新发癌症约69万例,其中宫颈癌占比83%,口咽癌占比6%,肛门癌占4%。

  男女共防,性别中立接种策略是大势所趋

  感染HPV的高危人群包括遗传易感人群、高危生活方式人群以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此外,有男性同性性行为(男男性行为)的人群和HPV感染者的性伴也是感染HPV的高危群体。HPV疫苗接种是预防HP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也是控制宫颈癌等HPV感染导致疾病的一级预防措施。

  鉴于HPV疫苗在预防宫颈癌及相关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全球已有146个世界卫生组织成员方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其中76个国家将男性纳入接种范围。在已开展男性HPV疫苗接种的一些国家,男性HPV感染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有所下降。

  “男性接种HPV疫苗的益处已经很明确,提高男性HPV疫苗的覆盖率是一种趋势。”中华预防医学会促进消除病毒性肝炎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学系主任崔富强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癌症组织等权威机构均推荐实施性别中立的HPV疫苗接种策略,以加速宫颈癌消除进程。

  国外多项研究表明,相比仅限于女性接种,性别中立的接种策略能更显著降低HPV感染率,减少筛查和治疗成本,并在更短时间内实现消除宫颈癌的目标。预防HPV感染,需男女共同承担责任,实施性别中立的HPV疫苗接种策略,可降低HPV感染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健康的影响,并降低整体经济成本。

  《中国男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传播预防控制专家倡议》项目启动

  为更全面掌握中国男性HPV相关疾病负担及流行规律,以及为HPV相关疾病防控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循证医学建议,近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默沙东公益支持的《中国男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传播预防控制专家倡议》项目正式在北京启动。

  在启动会上,中华预防医学会旅行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冯录召表示,HPV不仅是疾病问题,更是社会问题,要强化社会共治,政府及相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公益单位、公众共同参与,加强科普宣传,提升大众对于HPV感染危害及相关防控措施的知晓度,关口前移,预防为先,科学防控。

  同时,男性HPV防控工作不能仅聚焦高危人群,一般人群同样不容忽视。男性女性都应该接种HPV疫苗,降低全人群HPV感染率和相关疾病负担,助力加速消除宫颈癌。冯录召还提出,需要开展更多不同角度的应用性研究,产生更多的中国本土数据,从而为制定中国人群HPV综合防控策略提供循证依据。

  项目将重点关注男性HPV感染的病原学及传播风险、防控措施及社会预防等方面,并呼吁社会各界重视男性HPV感染风险,提倡健康生活方式。这一项目的启动和实施,将为推动我国男性HPV感染的防控工作提供证据支持,为两性共同预防HPV感染、降低相关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作出积极贡献。(毅轩)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石榴籽连籽 共庆“三月三”

  • 燕园春意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目前,中国电信积极探索中央企业和国家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范式,打通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通道,推动量子技术产业化发展。
2025-03-26 10:28
至此,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已经圆满保障空间站任务以来的19次出舱活动,使用年限次数超出“3年15次”的寿命设计指标。
2025-03-26 10:27
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出海”“出圈”,让更多澳大利亚华商和杨东东一样,开始将目光瞄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积极寻找投资机会。
2025-03-26 10:2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旅需求正从“看山看水看风景”向“品文品魂品生活”转变。比如,逛博物馆,青铜器的精美纹饰固然能够吸引人的兴趣,但观众更希望了解青铜器纹饰背后的礼制密码;去故宫旅游,飞檐斗拱彰显的传统建筑之美固然让人欣喜,但榫卯结构背后的“天人合一”哲学更引人深思。山水器物背后的文化密码,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不易被直接观察和理解,而数智技术为游客了解这些文化密码提供了一把钥匙。
2025-03-26 04:45
记者从25日召开的中央企业“人工智能+”媒体通气会上获悉,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持续深化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项行动,着力提升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在工业制造、能源电力、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行业布局应用人工智能,科研、生产、客服等方面降本增效明显。
2025-03-26 04:45
25日,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以下简称“细胞谱系设施”)在广东广州国际生物岛正式启动建设。这一设施是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025-03-26 03:45
1956年,27岁的林皋带领年轻教师和同学们从零开始,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激振和测振仪器设备,在我国率先开展大坝抗震试验。
2025-03-25 09:10
2024年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比上年增长1.3%。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方面,《报告》指出,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03-25 09:09
在应用数学中心,来自东南大学通信、网络安全、电子、医学、制药等约10个学科的科研团队经常汇聚一堂,寻找交叉融合的合作点。
2025-03-25 09:05
日前,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以下简称“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张敏的诊室里,4岁小患者洋洋(化名)的父母激动地向医生连声致谢,
2025-03-25 04:05
在蛋白质设计领域,传统方法面临着诸多难题,如需要丰富的专家经验,且要经过数以万计的实验试错,时间长、成本高,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行业发展。
2025-03-25 04:05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联合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和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海洋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瀚海智语”。该大模型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2025-03-25 04:05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类探索地球的征程离不开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创新。海底两万里,书写新传奇。
2025-03-24 12:09
3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智慧育种成为焦点议题,业内人士期待智慧育种破译“基因密码”,开启种业创新的新赛道。
2025-03-24 08:53
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和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也将在论坛年会期间发布。
2025-03-24 08:49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当日在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发布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
2025-03-24 04:55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日前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该设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诊治提供全尺度、
2025-03-24 04:55
青藏高原湖泊既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也对其有重要影响。我国科学家研究评估了近36年间气候变化给青藏高原湖泊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藏高原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显著,
2025-03-24 04:55
记者22日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获悉,我国油气勘探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新兴油田亿吨级探明储量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储量评审备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吨。这是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探明地质储量达亿吨级的页岩油田。
2025-03-24 05:25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