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慢性心力衰竭芪苈强心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正式发布,开辟临床心衰治疗新途径
首页> 光明医药> 要闻 > 正文

《慢性心力衰竭芪苈强心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正式发布,开辟临床心衰治疗新途径

来源:光明网2024-12-09 09:19

  12月7日,《慢性心力衰竭芪苈强心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正式发布,旨在规范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特别是芪苈强心胶囊在心衰患者中的合理应用,以提高心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慢性心力衰竭芪苈强心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正式发布,开辟临床心衰治疗新途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在致辞中表示,《共识》的发布对于心衰治疗领域及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能让全球更多患者受益。特别是作为《共识》主要循证依据的QUEST研究,已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发表。该研究数据表明,芪苈强心与标准化治疗结合使用,能有效降低心衰患者的主要复合终点事件风险。多项临床研究也一致显示,芪苈强心对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同时,葛均波院士提及参加2024世界传统医学大会的感受,中医药正逐渐吸引更多医生的注意,而芪苈强心作为中医药的代表之一,正获得国内外专家的更多关注。他希望通过《共识》的发布,能够将这一信息传达给更多从事心衰管理的临床医生,为心衰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项。

  心力衰竭作为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具有高发生率、高住院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已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心衰治疗理念不断更新,但我国慢性心衰人群高达1370万,即使接受指南指导下的最佳药物治疗(GDMT)其心衰5年的死亡率仍然高达50%以上,防治工作仍然面临严峻挑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为民表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芪苈强心胶囊作为脉络学说指导下研发的创新中药,自上市20年来,通过大量的临床基础及临床研究,成为首个获得最高级别推荐(I,A)的改善射血分数降低心衰临床硬终点和中间终点的创新中药,其通过多环节、多靶点、多途径、多方位的作用机制,有效降低心力衰竭的临床硬终点和替代终点,为慢性心衰治疗提供了中国方案。

《慢性心力衰竭芪苈强心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正式发布,开辟临床心衰治疗新途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廖玉华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廖玉华教授对《共识》进行了详细解读,并介绍了共识的制定过程与科学依据。“《共识》的发布是对芪苈强心在心力衰竭治疗领域证据的总结与规范。”他介绍道,“《共识》遵循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推荐标准及证据质量评价标准,通过检索国内外多个数据库,在发表的4000多篇文献中筛选出高质量的研究,通过科学严谨的方法对芪苈强心治疗慢性心衰进行系统评价,最终形成了针对不同类型心衰患者的推荐意见。”

  具体而言,《共识》指出,针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患者,建议在标准药物治疗(GDMT)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可以进一步降低心衰再住院率及心血管死亡率;对于慢性心衰患者,芪苈强心可改善心功能及心室重构,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对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患者,建议加用芪苈强心或单独使用芪苈强心可以提高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改善左室舒张功能。此外,《共识》还强调了芪苈强心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明确其可以长期使用。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董吁钢教授认为,中西结合的治疗方式不仅能够发挥西医在急性症状控制上的优势,还能借助中医在慢性病管理和体质调理上的特长,实现优势互补,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慢性心力衰竭芪苈强心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正式发布,开辟临床心衰治疗新途径

  据悉,该《共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担任指导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廖玉华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新立教授、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贾振华教授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林谦教授作为执笔专家,携手七十余位国内心血管及心衰领域权威专家共同悉心研讨编撰而成。(记者 张梦凡 实习记者 田新宇)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河北曹妃甸“湿地优雅精灵”

  • 河北丰南:春暖农事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3月13日是第20个世界肾脏日,本届主题是“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旨在呼吁全社会关注肾脏健康,提高对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认识,强调了早期发现和干预对肾脏健康的重要性。
2025-03-13 09:15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获悉,该所王占彪研究员团队定量解析了童装、针织衫、工作服、T恤和作训服等棉质纺织品“从种子到成衣”全阶段的碳排放情况,即碳足迹,并提出对应的具体“减碳”策略,为我国棉花纺织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和线索,也为全球棉花纺织产业减排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环境科学类国际期刊《资源、保护与回收》上。
2025-03-13 04:40
刚开学,我和学生聊天,询问他们假期有啥进步。有学生说深入钻研了英语六级通关秘籍,自信本学期六级必定取得高分;有学生讲潜心研究了高压绝缘,C刊论文胜券在握;
2025-03-13 05:15
这个春天,越来越多“Z世代”新农人走进田间地头,带来春耕新气象。如今,他接到了3000多亩农田的服务“订单”,周边农户都乐意把农田托付给这个老练的“新农人”来打理。
2025-03-13 09:01
在总结11个术前免穿刺手术案例的基础上,邢念增在国际上首创“前列腺癌免穿刺理念”。
2025-03-13 09:01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能够推动数实深度融合,释放需求潜力,提升产出效率,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高。
2025-03-13 09:00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25)虽已落幕,但引发的思考和争论仍在持续。
2025-03-12 10:11
龙泉又多了一张新名片——汽车空调热管理产业,全市不到30万的人口中,就有近2万人从事汽车空调行业。
2025-03-12 10:01
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制高点已成为各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的“首选项”。
2025-03-12 09:59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之下,找准产业发展需求的“钉子”,砸实科技成果转化的“锤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
2025-03-12 09:58
代表委员之声——创新引领推动未来产业
2025-03-12 09:53
CGT25型燃气轮机额定输出功率25兆瓦,具有功率密度大、结构紧凑、地域适应性强、双燃料适配及在线切换等特点。
2025-03-11 09:05
科普事业的发展,是一场与时代共进的征程。把科普这一“翼”做强做优,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良好风尚,就能更好助力科技创新的腾飞。
2025-03-11 09:04
从伦理治理的角度看,研发者应在数据收集、模型训练和算法设计阶段,引入多样性、多元化的视角,避免单一文化或群体偏见主导AI。
2025-03-11 09:04
新修订的《科普法》明确,开展科普,“应当采取公众易于接触、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
2025-03-11 09:01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2025-03-11 04:55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体现的正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考量。
2025-03-11 05:00
走路,本是一桩简单的小事,但对瘫痪病人而言,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加福民团队采取微创手术,将2个直径约1毫米的电极芯片植入到运动脑区,脑部、脊髓的手术可在4小时左右一次完成。
2025-03-10 09:10
近年来,沪市民营上市公司以创新为引擎,其智能工厂代表了当前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领先水平。
2025-03-10 09:09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伊彤代表观察到,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产业智能化变革发展的同时,引发的技术风险也日益凸显。
2025-03-10 09:0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