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李冬梅:针尖上的艺术家,用妙手仁心重塑“美之窗”
首页> 光明医药> 专家观点 > 正文

李冬梅:针尖上的艺术家,用妙手仁心重塑“美之窗”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11-02 09:43

  医者,既需要面对惊心动魄、生死搏斗,也需要游走于微毫之间、妙手回春。

  对于疑难眼整形医生来讲,每一台手术都是一次高风险下与病魔斗争的过程。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北京特区副总院长、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眼整形学科带头人李冬梅教授的工作,就是日复一日地攀登险峰,在细如发丝的神经与血管之间,为患者寻找着每一线可能的生机。

  有着“化腐朽为神奇”妙手之称的李冬梅教授,是一位追求完美和卓越的疑难眼整形医生。她不允许在患者身上出现丝毫偏差,哪怕是一针一线的缝合手术,也要努力做到极致。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做针尖上的舞者

  眼睛虽小却是一方无比复杂的天地,小小的范围却分为眼底、眼表、白内障、青光眼等八大亚专科,能在小小的眼睛上动刀的医生们都是针尖上的舞者。

  据悉,我国先天性小眼球的发病率为1.18/万①。长期以来,大家对于这一病症认知不足,很多患儿错失了治疗的黄金时机,而造成面部畸形,终身遗憾。

  李冬梅教授拥有一双非常敏锐的眼睛,能看到病人不为人所注意的细小异常,她扎实的临床技能、渊博的学识和缜密的逻辑得以成功推理出科学结论。许多辗转而来的疑难病例,因她的“一锤定音”重获新生。

李冬梅:针尖上的艺术家,用妙手仁心重塑“美之窗”

李冬梅在仔细为患者检查眼部情况

  外地患儿琳琳(化名)虽然才12岁,但已经追随李冬梅教授近12年。

  琳琳一出生就被发现“隐眼”——这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疾病,患者眼球完全被皮肤遮盖而无睑裂,有的患儿甚至仅有眼球遗迹或完全无眼球。从外部看,琳琳的左眼部位完全被皮肤遮盖。此类患儿由于眼球发育异常,出生即无视力。

  琳琳的父母带着她辗转多家医院寻求治疗,却一次次被告知手术难度极大,几乎无法实施。正当全家陷入绝望之际,他们得知了李冬梅教授在疑难眼整形领域的成就,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面对这样一个复杂而特殊的病例,李冬梅教授没有丝毫犹豫,立即组织团队进行了详尽的病情分析和手术方案设计。经过精心准备,琳琳在1岁生日当天迎来了改变命运的关键时刻——李冬梅教授亲自主刀,成功为她实施了手术。

  经过多次手术干预,琳琳的眼部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虽然不能恢复视力,而且改善外观仍需要漫长的过程,但现阶段的成功无疑为她以后的生活创造了新的可能。

  对于隐眼患儿而言,手术是改善外观的重要途径,但其难度不容小觑。首先,手术需要精确判断眼球及周围组织的发育情况,对于眼球残存或完全无眼球的患儿,手术方案的设计尤其复杂。其次,由于患儿年龄小,眼眶的发育是一个长期干预的过程,对医生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极高要求。

  “隐眼”虽然罕见且治疗难度极大,但经过李冬梅教授的手术干预,越来越多的患儿得以改善外观。

  李冬梅教授将宽容、理解与责任刻入生命年轮,把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镌刻在心中。数十年如一日,她对待每一位患者,都拿出对待亲人一般的真情。

  大医至善,臻“一技”而济天下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必须经过成千上万次的磨炼,才能做好、做精、做细显微修复手术。”李冬梅表示,整形美容泪道科作为一个特色科室,最大的特点就是它需要精细化操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李冬梅经常叮嘱科室的青年医生,在手术中一定不要留有任何遗憾,手术中绝不允许有任何一点点疏忽,对任何一个操作都不能掉以轻心。要摒弃一切杂念,精益求精,精雕细琢。

  不同于一般的眼科手术,眼整形美容手术没有固定的手术模式和程序,既要遵循整形特有的原则,又要具有计划性和创造性。多年来,李冬梅教授一直致力于追求医学审美与外科技术的完美结合。

李冬梅:针尖上的艺术家,用妙手仁心重塑“美之窗”

 李冬梅在博鳌乐城爱尔眼科医院成功完成法国FCI“上睑下垂矫正系统”的临床应用,实现上睑下垂治疗方案与国际同步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开拓、深耕眼整形领域的知名眼科专家,从业30多年以来,李冬梅教授积累了数万例眼整形手术经验。先天性小眼球、隐眼、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下颌瞬目综合征、线粒体病上睑下垂……李冬梅教授日复一日帮助这些患者修复着“美之窗”。

  从课堂到病房,从模拟到实战,李冬梅教授的每堂课都是用心设计、精心准备。带教时,她总是一丝不苟,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鼓励学生们勤学苦练、扎深扎实,用心走好医学道路的每一步。

  一线工作经历让李冬梅逐渐理解了健康科普的重要性。“医生的主要职责是治病救人,但医学的核心目的是促进和维护人的健康,医务工作者应当是健康科普的主力军。”李冬梅说,健康科普就是要面向大众提供“医疗解决方案”。

  多年来,她把自己所积淀的丰厚学识和临床经验,转化为眼整形、泪道等方面的科普内容。同时,编著专业书籍,举办继教学习班、开公众号、拍视频,以最直接、最生动的方式传播眼整形知识。

  她曾任亚太眼整形外科学会主席(2021-2023),每年受邀于国内外大型会议进行专题讲座及主持,在国内外眼整形界享有盛誉。此外,她主编及主译出版了9部眼科专著:《眼整形外科:手术设计与技术》《眼睑手术图谱》《眼部整形美容手术图谱》……其中,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第二版《眼整形美容外科图谱》被誉为眼整形的“教科书”。面对各种荣誉,她总是微微一笑淡然处之。她时常说,“作为一名医生,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和团队一起给患者带来生和美的希望。”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建德:“以花为媒” 打造春日消费新场景

  • 乌鲁木齐社区文化丰富居民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956年,27岁的林皋带领年轻教师和同学们从零开始,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激振和测振仪器设备,在我国率先开展大坝抗震试验。
2025-03-25 09:10
2024年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比上年增长1.3%。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方面,《报告》指出,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03-25 09:09
在应用数学中心,来自东南大学通信、网络安全、电子、医学、制药等约10个学科的科研团队经常汇聚一堂,寻找交叉融合的合作点。
2025-03-25 09:05
日前,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以下简称“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张敏的诊室里,4岁小患者洋洋(化名)的父母激动地向医生连声致谢,
2025-03-25 04:05
在蛋白质设计领域,传统方法面临着诸多难题,如需要丰富的专家经验,且要经过数以万计的实验试错,时间长、成本高,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行业发展。
2025-03-25 04:05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联合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和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海洋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瀚海智语”。该大模型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2025-03-25 04:05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类探索地球的征程离不开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创新。海底两万里,书写新传奇。
2025-03-24 12:09
3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智慧育种成为焦点议题,业内人士期待智慧育种破译“基因密码”,开启种业创新的新赛道。
2025-03-24 08:53
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和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也将在论坛年会期间发布。
2025-03-24 08:49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当日在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发布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
2025-03-24 04:55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日前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该设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诊治提供全尺度、
2025-03-24 04:55
青藏高原湖泊既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也对其有重要影响。我国科学家研究评估了近36年间气候变化给青藏高原湖泊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藏高原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显著,
2025-03-24 04:55
记者22日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获悉,我国油气勘探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新兴油田亿吨级探明储量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储量评审备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吨。这是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探明地质储量达亿吨级的页岩油田。
2025-03-24 05:25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5-03-21 03:40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3-21 10:12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2025-03-21 10:11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2025-03-21 10:09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上升虽然是异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2025-03-21 10:07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