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方案”正加速形成
首页> 光明医药> 要闻 > 正文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方案”正加速形成

来源:光明网-医药频道2024-10-29 16:46

  小空间有大关怀,小细节蕴藏着生育友好的温度。

  几平方米公共空间能做什么?如果建成母婴室,将能满足婴幼儿家庭在外时的护理照料、哺乳集乳、喂食备餐等多种需求,让他们外出更舒心更从容。在南京,公共场所的母婴室超过500个,并覆盖南京市所有地铁线路。有母婴室的地铁站,出入口和主要通道都有“母婴室”标识,母婴室内设茶几、婴儿整理台、儿童折叠座椅等。

  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文件从四个方面提出系列生育支持措施:一、强化生育服务支持;二加强育幼服务体系;三、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四、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

  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数量持续走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连续两年负增长。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负增长和中度老龄化阶段,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条件和人口环境发生变化。

  应对人口结构性变化,国家顶层设计在持续优化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人口问题,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作出逐步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决策。《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配套实施积极的生育支持措施。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生育支持的政策体系,是一个需要多部门、多领域共同合力完成的社会综合性工程,其中包括时间支持、服务支持、经济支持、文化支持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在此前采访中提到,从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并不低,但要保护好人们的生殖健康,让育龄夫妇在有生育意愿的时候能够“生得出”。同时,要解决好生育养育过程中的现实困难,改善家庭的育儿体验,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解决“不敢生、生不起,生不出”的问题,帮助家庭实现生育意愿。

  近年来,我国在政策层面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涵盖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多个方面,从完善生育假期政策到推动个税减免,从放开三胎到推动“双减”……政策层面一直在推动。

  但“生”只是开头,“生了”之后能不能托住“稳稳的幸福”才是关键。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上幼儿园,0到3岁的“小奶娃”怎么办?在养育负担中,3岁之前的孩子相对要耗费家长更大的精力,这降低了部分家庭生育更多子女的意愿。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数量约4000万,中国有30%的家庭具有托育需求。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持续强化多元投入保障,增强托育服务供给能力。2021年至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开展托育服务公办能力提升项目和普惠托育专项行动,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49.1亿元支持130个县级以上托育综合服务中心、62个公办托育机构和12万多个普惠托位建设。全国1315个县出台了面向家庭的入托消费券,以及面向托育机构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等支持措施,有效减轻人民群众托育负担。

  在广州市天河区的一个新建小区内,一座现代化的婴幼儿照护中心成为小区居民的新宠。这座照护中心环境优美、设施齐全,配备了专业的育儿团队和医疗支持,为小区内的年轻家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小区居民李女士感慨地说:“自从小区建了这个照护中心,我就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照护问题了。白天我可以安心工作,晚上还能和孩子享受亲子时光,真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

  广州市作为先行者,不仅积极落实国家政策,更在城市建设上进行了深度调整,为全国范围内的生育友好型社会构建提供了生动范例。

  解决生育难,辅助生殖技术孕育“生”机

  今年以来,“试管婴儿”费用纳入医保报销扩围提速,背后却是不孕不育群体“隐形”多年,历经各种煎熬、纠结、痛苦求子的故事,终于逐步被“看见”的过程。

  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202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上升到28.67岁。年龄是影响生育力的关键因素,不断推后的生育规划严重挤压适度生育的时间和优化生育的空间。根据全国生殖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007—2020年我国不孕发病率从12%上升至18%。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兼医学部主任乔杰院士指出,育龄女性的“生育力”健康亟须得到全周期管理,这是从源头上提升生育水平的重要途径。乔杰院士及其团队在辅助生殖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不孕不育患者提供了科学的治疗方案,并为医学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她强调,女性的生育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生活方式等,因此全面的生育力管理至关重要。乔杰呼吁,应对育龄女性“生育力”健康进行全周期管理,建议将生育力检查纳入常规体检。在生育上,男性的因素也至关重要,一方面是身体因素,另一方面则是观念因素。育龄夫妻要及早做好生育规划,共担生育责任。

  而在医学界的积极推动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黄国宁教授、孙莹璞教授、孙海翔教等几位主委的带领下,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自2015年起,连续多年开展“生殖健康边区行”项目,组织专家深入中国西南、西北等边远地区进行医疗帮扶和义诊活动。这一项目不仅为偏远地区的不孕不育患者带来了及时有效的治疗帮助,还提高了基层医生的生殖医学诊疗水平,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除此之外,中华医学会生殖分会连续三年携手央媒策划以“适龄生育”为主题的系列生殖健康科普活动,从多个层面以健康科普为手段提高广大育龄人群的生育力保护意识,推动生育力保护的关口前移。

  企业界同样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优化生育环境贡献力量。众多企业以女性健康为核心,围绕生育业务展开布局。以跨国药企欧加隆为例,欧加隆深耕女性健康业务,围绕生育的全过程布局丰富且全面的产品管线,秉承“因她而来”的使命和对中国患者的不变承诺,致力于解决广大女性在生育方面遇到的难题。

  据了解,在即将到来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欧加隆为中国家庭带来了一份从‘治疗、保护到保存’的女性“生育友好”的健康创新解决方案。

  在不孕症治疗领域方面,欧加隆自有生殖管线普丽康(重组促卵泡素β注射液)与欧伽俐(醋酸加尼瑞克注射液)已经在辅助生殖领域被广泛使用,今年又携手本土创新公司积极探索改善治疗体验的创新解决方案,在研长效促卵泡激素药物SJ02将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更多元的助孕选择。针对辅助生殖过程中的卵泡发育预处理,短效口服避孕药的月经周期调控功能可以为辅助生殖的促排卵拮抗剂方案做好预处理准备,优化辅助生殖结果;欧加隆旗下短效口服避孕药欣妈富隆(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是目前中国获批上市的唯一拥有月经周期调控和避孕双重适应证的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

  在生育力保护方面,为助力中国广大女性科学避孕,保护自身生育力,欧加隆长效可逆皮下埋植避孕方案依伴侬(依托孕烯植入剂)、口服避孕方案欣妈富隆(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和妈富隆(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帮助广大女性预防非意愿妊娠,守护孕育的土壤。

  而随着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升高,生育力保存被广泛热议。基于特殊人群的多元生育需求,欧加隆积极呼吁对生育力保存技术适用人群的科学探讨与研究,推动政策顶层设计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期待为生育力保存创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

  从学术界的科研攻关到基层医疗服务的提升,从企业界的创新布局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每一个环节的努力都在为优化生育环境、提升生育水平贡献力量。专家表示,随着这些努力的不断深入和拓展,我国将能够更好地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加速,小部分人的“生育希望”得以早日实现

  对于很多无法自然生育的普通家庭来说,辅助生殖技术是圆“生育梦”的最佳路径,但其高昂的费用又让很多家庭望而却步。

  在我国,每年约有30万名试管婴儿诞生,每一个试管婴儿的背后,是精力和金钱的付出。根据《中国高龄不孕女性辅助生殖临床实践指南》测算,女性在35岁及以下时,平均需要3个治疗周期成功活产,单次取卵周期价格约3.3万元-4.2万元。这意味着育龄女性成功活产一次至少需要花费10万元,甚至更多。

  如何从源头上减轻有需求群体的经济负担,全国各地多省份都采取了措施。2023年以来,我国部分省份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报销,解决有生育意愿家庭“不能生、不敢生”的困扰,助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23年7月1日,北京将辅助生殖16项技术纳入基本医保门诊甲类报销范围。截止至2024年10月10日,已经有23个省份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报销支付范围。以广州为例,截至10月10日,广州市已有1819位患者享受到政策红利,医保记账达432.56万元。

  在江苏南京,王女士也是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报销的首批受益者之一。面对生育挑战,她曾感到无助和绝望。但在鼓楼医院医生的建议和帮助下,她决定尝试辅助生殖技术,并幸运地通过一次试管婴儿技术成功受孕。“我计算了一下,治疗费用共计11400元,职工医保报销了8000多元。”王女士感慨地说,“个人负担大幅减轻,这给了我巨大的安慰和信心。感谢国家出台这么好的政策,医保给了我生育的希望。”

  商业保险的补充支付也是一个重要手段。以女性健康为主要业务的跨国药企欧加隆积极携手合作伙伴探索创新商业合作模式,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其与镁信健康共同推出的“好运有加”患者权益项目,通过费用补偿型医疗团体保险,为接受辅助生殖技术的家庭提供了实质性的经济支持,让更多家庭能够承担相关费用,实现生育梦想。

  生育问题既是关系民族发展的“国之大者”,又关系到每家每户的“小幸福”。“生育友好”既包含对生育行为的友善,也包括对两性婚育、儿童成长、家庭建设的全方位支持。

  随着顶层设计的不断优化,从提高生育保险报销比例、延长享受生育津贴时间,到延长女性生育假、产假,增设男性陪产假;再到具有生育友好温度的城市建设;以及不仅解决不敢生,更要解决不能生的一系列举措出台,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在各个细节中不断涌现,生育友好型社会初见雏形,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方案”正在加速形成。(逸文)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尼泊尔总理奥利

  •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年来,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生产应用,香港在上中下游“全链发力”、促进“环环相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愈发清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2024-12-03 16:02
12月2日,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首台硬岩掘进机(TBM)“江汉先锋号”在土建4标8号平洞顺利始发掘进,标志着引江补汉工程正式进入TBM掘进施工新阶段。
2024-12-03 09:05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了运城市夏县崔家河遗址考古发掘资料,该遗址属于距今5000余年的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并出土一件同时期罕见的彩陶鱼纹盆。
2024-12-03 04:15
近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普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此次修订聚焦科普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强化了社会各界的科普责任,
2024-12-03 04:50
记者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将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探索建立专精特新赋能体系,健全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相适应的要素保障制度。
2024-12-03 04:50
一件采集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的早白垩世恐龙标本被认定为窃蛋龙类恐龙新类群——百年鸳鸯龙。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上。
2024-12-03 04:50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中山本底站”)1日正式业务运行。这是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将对南极大气成分浓度变化进行连续、
2024-12-03 04:50
11月30日晚间,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圆满完成首次发射任务,验证了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在硬件、软件、人员等各方面已具备常态化发射能力。
2024-12-02 08:55
房元鹏分析,比较来看,我国的天舟飞船属于大型货物运输飞行器,上行装载货物能力强。
2024-12-02 08:50
从农业农村部获悉,12月1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广东省广州市落下帷幕。
2024-12-02 03:45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期间,到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考察,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
2024-12-02 03:40
科学与哲学关系密切,恩格斯早就提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有着独特思维方式的哲学必然随着科学的发展而自觉改变其本身的形式。
2024-12-02 03:45
提供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
2024-12-02 03:40
让年轻人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在技术攻关中敢于给他们压担子,并对他们可能遭遇的失败给予一定的宽容度。
2024-11-29 09:51
国家医保局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情况。据介绍,自成立以来,国家医保局已连续7年开展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835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中谈判新增530种,竞价新增38种。
2024-11-29 09:49
第二届链博会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增先进制造链展区,从研发设计、新材料运用、关键零部件及加工、智能制造及高端装备等四个方面,展现全球先进制造领域从前端设计到终端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
2024-11-29 09:48
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当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奋力谱写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024-11-29 09:47
根据规划,中国计划202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关键技术攻关;2027年左右发射3颗先导试验卫星,开展下一代新技术体制试验;2029年左右开始发射下一代北斗系统组网卫星,203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
2024-11-29 09:35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有一道看似难以跨越的鸿沟——科技人员通常不熟悉市场、经营和生产,企业经营者往往搞不懂前沿科技。
2024-11-28 02:50
在光通信系统中,硅基调制器是信息传输与处理的关键一环,是整个电光信息转换的“心脏”——信息经过这个枢纽来去、流转,高效搭上光的“顺风车”,奔赴不同目的地。
2024-11-28 02: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