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李慧:心血管需要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好几件事改善血管环境
首页> 光明医药> 要闻 > 正文

李慧:心血管需要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好几件事改善血管环境

来源:光明网2024-05-28 17:25

  “心血管需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每个人都是第一责任人。古人讲‘上医医未病’,在疾病未发生时就应当未雨绸缪,需要我们将科普传播做在前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 李慧

李慧:心血管需要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好几件事改善血管环境

    李慧,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力衰竭,心脏康复,对于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有10余年治疗经验。

  心血管需要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心血管科门诊中,前来就诊的人群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出现心血管问题。很多人对健康理念没有清楚的认知,也很少有预防疾病的概念,大多在出现症状的时候才来寻求医生的帮助。心血管需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每个人都是第一责任人。古人讲“上医医未病”,在疾病未发生时就应当未雨绸缪,这就需要我们将科普传播做在前面。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22》推算,中国心血管疾病现患人数3.3亿,其中高血压患病人数高达2.45亿,高血压知晓率在51.6%。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指出,到2030年30岁以上的居民高血压知晓率不低于65%,高血压患者的规范管理率不低于70%。

  想要达到目标,就需要我们将疾病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健康科普,让更多人对心血管健康有深入地了解,提高公众对心血管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让更多人了解高血压的成因、预防、诊断和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把一件事情说清楚,首先要考虑到受众。科普就像是上课一样,如果把患者当成是学生,作为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学生之间的共性,发现生活中大家共同的问题和困惑,在深入研究、细致了解的基础上,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讲解,掰开了、揉碎了来讲,让大家对自己的心脏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比如,心脏在身体内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何才能通过我们的表达让大家认识到它?这就需要形象的表达,心脏就像一间房间,我们观察房间,首先要看房间的门窗是否能关上,水管打开有没有顺畅的流动,电线连接之后是否能通电,来保持房间的正常使用,心脏也是能够同等映射。

  预防高血压做好几件事,改善血管环境

  预防心血管疾病,一定要远离危险因素。打个比方,如果这个地方容易着火,如果在点燃柴炉的旁边,放了很多的柴火,那么很容易造成火灾,但如果把这些危险性都搬开,做好防火措施,就会大大降低火灾的概率。因此一定要做好危险因素的控制,合理管理血压、血脂、血糖、体重。

  我们的血管就像是水管,对血压的测量,相当于对水管弹性的评估,测量水管外面的压力。什么情况下水管的压力会增高?首先就是水管自身条件的改变,比如水管硬化,其次就是水管内的溶质,如果水管堵住了,里头流过的液体很粘稠,就需要用更大的力气来推动液体流动,这时候水管外侧测量的压力就高。

  我们的人体也是一样。人自身的血管条件,有一些不可逆的因素,即家族遗传因素、性别、年龄等,如果有高血压家族史,在40岁以后就要经常进行血压测量,关注血压变化,必要时也可以进行基因检测和咨询。虽然水管的材质我们改变不了,但血管内液体的情况是可以改变的,包括血粘度、血脂、血糖、尿酸等,这些可逆的因素,都是能够通过日常的体检来发现,并通过干预来改善的。

  我们常常说管住嘴、迈开腿,个人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善是比药物更重要的。现代社会因为各种压力比较大,很多人压力无处释放,会借助抽烟、喝快乐水、吃麻辣火锅、烧烤等方式来缓解压力,这些方式虽然可以获取短暂的快乐,但对于人体正常环境是有影响的,可能会表现为头痛、心慌等症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不良的作息习惯、高糖高油的摄入,戒烟、限酒,通过运动、社交等方式来保持良好心情,避免高血压早期发生。

  控制高血脂,了解血脂健康指标

  很多人在看体检的血脂报告时,看到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上面没有箭头,就认为血脂是好的,但其实对于血脂的解读,有具体的细化要求。

李慧:心血管需要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好几件事改善血管环境

  普通人群低密度胆固醇控制在3.4以下就可以,很多报告上面是4.2;高血压、吸烟、肥胖、慢性肾病3-4期,女性大于55岁,男性大于45岁的,属于中高危人群,应当控制在2.6以内,并进行个体化治疗;如果是糖尿病、冠心病、曾发生过心肌梗死或脑梗,做过心脏搭桥或支架,应控制在1.8以内;如果以上是二者兼有,低密度总胆固醇应该至少在1.4以下,对血管的要求是“宛若新生”,就是说像新生儿一样的胆固醇,能够维持正常人体生理需要就足够了。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戒烟之后,喜欢吃一些坚果,每日摄入量增多了,在体检中往往甘油三酯会高,如果甘油三酯大于1.7,就应当引起注意。(建文)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石榴籽连籽 共庆“三月三”

  • 燕园春意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日前获悉,自去年10月全球洲际间断分布的5种崖柏属植物全部落户重庆市开州区崖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以来,科研团队已成功繁育崖柏实生苗30万株,崖柏扦插苗20万株,
2025-03-27 04:00
职业技能培训对劳动者提技增收、缓解就业矛盾意义重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2024年印发《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要求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2025-03-27 05:10
长期以来,天气预报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型。随着AI技术的突破,气象领域开始应用AI技术提高天气预报以及气候预测水平。2023年,《科学》杂志将“AI辅助天气预报的发展”评为世界科学十大进展,同年我国主导的AI大模型在精细化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更被评为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首。这些里程碑既展现了大气科学与AI融合的潜力,也为应对极端天气和防灾减灾创造了新机遇。
2025-03-27 05:10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并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从根本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人工智能的发展越快,公众的期待与担忧越是急剧上升。如何平衡推进人工智能应用与治理,如何缩小科技发展带来的数字鸿沟,成为今年论坛上嘉宾热议的焦点之一。
2025-03-27 05:10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聚焦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关键点,通过标识提醒用户辨别虚假信息,明确相关服务主体的标识责任义务,规范内容制作、传播各环节标识行为,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如何让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亮明身份”,不再“真假难辨”?如何破解人工智能安全治理难题?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2025-03-27 05:10
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蔓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共同挑战。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预计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21亿,其中包括4.26亿8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养老领域,养老机器人不仅可以减轻社会和家庭照料老年人的负担,还可支持老年人享受高质量的居家生活,因此智能养老机器人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技术手段。
2025-03-27 05:10
目前,中国电信积极探索中央企业和国家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范式,打通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通道,推动量子技术产业化发展。
2025-03-26 10:28
至此,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已经圆满保障空间站任务以来的19次出舱活动,使用年限次数超出“3年15次”的寿命设计指标。
2025-03-26 10:27
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出海”“出圈”,让更多澳大利亚华商和杨东东一样,开始将目光瞄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积极寻找投资机会。
2025-03-26 10:2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旅需求正从“看山看水看风景”向“品文品魂品生活”转变。比如,逛博物馆,青铜器的精美纹饰固然能够吸引人的兴趣,但观众更希望了解青铜器纹饰背后的礼制密码;去故宫旅游,飞檐斗拱彰显的传统建筑之美固然让人欣喜,但榫卯结构背后的“天人合一”哲学更引人深思。山水器物背后的文化密码,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不易被直接观察和理解,而数智技术为游客了解这些文化密码提供了一把钥匙。
2025-03-26 04:45
记者从25日召开的中央企业“人工智能+”媒体通气会上获悉,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持续深化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项行动,着力提升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在工业制造、能源电力、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行业布局应用人工智能,科研、生产、客服等方面降本增效明显。
2025-03-26 04:45
25日,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以下简称“细胞谱系设施”)在广东广州国际生物岛正式启动建设。这一设施是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025-03-26 03:45
1956年,27岁的林皋带领年轻教师和同学们从零开始,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激振和测振仪器设备,在我国率先开展大坝抗震试验。
2025-03-25 09:10
2024年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比上年增长1.3%。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方面,《报告》指出,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03-25 09:09
在应用数学中心,来自东南大学通信、网络安全、电子、医学、制药等约10个学科的科研团队经常汇聚一堂,寻找交叉融合的合作点。
2025-03-25 09:05
日前,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以下简称“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张敏的诊室里,4岁小患者洋洋(化名)的父母激动地向医生连声致谢,
2025-03-25 04:05
在蛋白质设计领域,传统方法面临着诸多难题,如需要丰富的专家经验,且要经过数以万计的实验试错,时间长、成本高,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行业发展。
2025-03-25 04:05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联合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和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海洋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瀚海智语”。该大模型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2025-03-25 04:05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类探索地球的征程离不开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创新。海底两万里,书写新传奇。
2025-03-24 12:09
3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智慧育种成为焦点议题,业内人士期待智慧育种破译“基因密码”,开启种业创新的新赛道。
2025-03-24 08:5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