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辉凌医药重组人促卵泡激素δ贺可唯国内获批
首页> 光明医药> 要闻 > 正文

辉凌医药重组人促卵泡激素δ贺可唯国内获批

来源:光明网2024-05-10 11:14

  5月10日,全球生殖医学和孕产健康领域研发驱动型生物特药集团辉凌医药宣布,其重组人促卵泡激素δ注射液(贺可唯)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在接受辅助生殖技术(ART)周期治疗(如体外受精[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女性中进行控制性卵巢刺激以获得多个卵泡发育。贺可唯成为目前国内首个获批的新一代人源重组人促卵泡激素,帮助需要促排卵治疗的不孕患者实现可预测的卵巢反应,为我国广大需要辅助生殖的人群和家庭带来新的解决方案。

  随着环境变化、生活压力增加、不良生活方式及晚婚、女性初次生育年龄推迟等原因,中国不孕不育发病率逐年攀升。一项生殖健康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不孕不育发病率从2007年的11.9%上升至2010年的15.5%。而根据2020年最新十三五调查数据的初步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的不孕率已上升至18%左右。

  当前,辉凌获批的贺可唯是新一代重组促卵泡激素(rFSH),这是国内首个人源细胞系来源的rFSH,其糖基化结构更接近人体内源性促卵泡激素(FSH)。贺可唯也是目前国内首个可根据患者体重及血清抗缪勒管激素(AMH)水平结合特有的个体化给药算法进行剂量建议的rFSH药物。并且,贺可唯个体化给药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经过了三期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的验证,并通过真实世界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确认。

  “不孕不育问题长期困扰着许多中国家庭,也是辉凌医药专注和持续探索的重点领域之一。我非常高兴贺可唯能够成为中国不孕不育症患者的新选择,为他们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期望这一治疗手段成为中国辅助生殖领域的一大利器。”辉凌中国首席执行官Eric Breumier表示,“作为生殖医学和孕产健康治疗领域的领导者,辉凌医药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和持续创新,将为中国生殖医学和孕产健康领域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以助力不孕不育夫妇圆育儿之梦,并使其生活更加美好。”

  据了解,贺可唯已在2016年获得欧盟的上市批准。截至2024年4月底,该产品已在全球77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如今,在中国的成功获批,将为更多中国患者带来福音,造福更多中国家庭。(健文)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乙巳年》特种邮票发行

  • 陕西首开直达香港高铁列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所掀起的澎湃汹涌浪潮,在深刻改变人的存在和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人机关系的界限,给人类的存在和交往带来了新的伦理挑战和道德困境。
2025-01-06 02:50
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怎样让领先的科技成果及早被市场了解?怎样让实验室成果实现大规模量产?怎样让成熟的成果匹配到合适的企业?连接科研与市场两端的技术经理人被列入“十四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尤其令人关注。
2025-01-06 02:15
受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影响,2025年新年第一天,即北京时间1月1日11时开始,到1月2日2时,地球出现明显地磁活动,其中1月1日23时至2日2时发生了全球地磁指数(Kp指数)为8的特大地磁暴。
2025-01-06 09:49
中国水稻研究所稻米质量安全评估创新团队通过系统分析我国十几年来稻米食味数据后发现,育种遗传改良、田间管理优化等措施不断改善提升我国稻米食味品质。
2025-01-06 09:48
聚变工程堆中心螺管系统的建成,不仅能为未来聚变堆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同时也为低温、材料、凝聚态物理、超导应用等其他领域提供一流的大型测试平台。
2025-01-06 09:47
经过168小时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由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25-01-03 09:31
社交网络的去中心化推动着信息平权,使人人都有麦克风。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发布虚假错误的信息。科普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不能被流量为王和眼球效应所裹挟,而应坚持科学性、合法性。
2025-01-03 09:27
记者2日从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上投”)了解到,全球首台高压射流—机械联合破岩盾构机“山大号”于近日在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东仓站始发。
2025-01-03 09:22
当下,人工智能的火热让人们对其有了深刻的体会。尽管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但一提起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智能交互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等已广为人知的应用便浮现在人们脑海中。
2025-01-03 09:19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2025-01-03 09:18
闸门开合,水涨船高。2025年1月1日,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59亿吨,连续三年突破1.5亿吨大关。其中,三峡船闸运行10000余闸次,通过量1.54亿吨;三峡升船机运行4700余厢次,同比增长5.1%。
2025-01-02 09:33
波澜壮阔的海洋中,更多宝藏正待发掘,深海油气资源就是其中的宝藏之一。深海区域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如今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的主要接替区。
2025-01-02 09:31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产生和需要存储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存储方式,如硬盘、磁带等,正面临存储容量有限、维护成本高以及存储设备寿命短等诸多限制。
2025-01-02 09:30
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两种记忆在大脑中可以协同工作。然而,当两种记忆产生冲突时会发生什么?
2025-01-02 09:29
量子计算正加速发展!2024年12月上旬,谷歌公司推出其最新量子芯片Willow。几天之后,我国科研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发布了“祖冲之三号”的相关成果。
2025-01-02 09:2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2024-12-31 09:14
30日,“天目一号”星座23颗卫星、“云遥一号”系列12颗卫星进入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并实现业务运行。这是商业小卫星数据首次获准进入中国气象局业务系统,为我国气象预报预测提供有力支持。
2024-12-31 04:10
教育部日前部署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及试点工作,要求2030年前实现基本普及。这对抢占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才高地至关重要,必将引发教育领域的系列深层变革。顺利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需深化基础研究,把握底层框架和逻辑,做好体系化构建。
2024-12-31 04:45
享受便利的同时,掌握它们背后的核心技术更为重要。如何培养更多懂人工智能、会应用人工智能、能研发人工智能的人才?
2024-12-31 04:45
30日,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整体向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处于上升趋势,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呈现诸多亮点。
2024-12-31 04:4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