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警惕“悲春”情绪,关注高压职业人群
首页> 光明医药> 要闻 > 正文

警惕“悲春”情绪,关注高压职业人群

来源:光明网2024-04-30 20:16

  “四月是残酷的季节,鲜花盛开,人们却生病死亡。”100多年前,诗人托马斯·艾略特写下《荒原》,直观地将春季与残酷、生病甚至死亡联系在一起。北京回龙观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刘琳对此感受颇深,“三四月份可以说是我们医院患者最多的时候,其中,抑郁症职场人群占了很大一部分。”

  国家卫健委在《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中,将高压职业人群列为抑郁症四大重点人群,足见情况之严峻和国家之重视。

  适值“五一国际劳动节”,刘琳呼吁社会关注职场人群心理健康问题,正确对待工作及生活压力,并鼓励抑郁症患者接受正确的治疗,真正回归高质量的工作和生活。

  40岁高管压力过载,抑郁症两度复发

  身处职场的人群,多为青壮年,他们既是家中的顶梁柱,又是单位团队的主力,背负着家庭的责任以及社会的压力。一旦患上抑郁症,疾病会从情绪、躯体、认知等多个维度“吞噬”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若不规范治疗,极易反复发作。因此,职场人群对社会功能的恢复,以及药物治疗的安全性等都有更高的需求。

  去年春天,一位40岁的女高管黄丽(化名)来到刘琳的门诊。“这是一个典型抑郁症多次复发患者,且每次发病都有直接的压力源。从她身上,我们能直观看到高压职业人群常见的抑郁症表现及对工作生活的影响。”刘琳对该患者印象深刻。

  13年前,黄丽因工作能力出众,顺利升职。但管理团队、自主决策带来的压力随之而来并日渐加剧,她变得多虑,睡眠困难,做事没信心,时常唉声叹气等。被确诊为抑郁症后接受三个月的药物治疗,但因副作用自行停药。

  “自行停药这是很多首发病人的共性问题,”刘琳指出,有数据显示,抑郁症的复发率高达50%~85%,其中50%的患者会在疾病发生后的2年内复发。用药不规范就是复发率高居不下的“元凶”之一。黄丽接下来的经历充分验证了这一点。

  2021年,其所在公司业务难以拓展,收入大幅下降。此时,黄丽所面对的压力已不同于10年前,除了工作,还有房贷、育儿、父母赡养等生活压力。黄丽被确诊为抑郁症复发,自认为已经完全恢复后再次自行断药。

  2023年初,黄丽感染新冠后再次受到抑郁情绪侵袭:工作没斗志,感觉丧气萎靡,注意力难以集中。再次复诊,继续药物治疗。但服药后动力依然不足,日常工作难以激发斗志,每次开会或布置任务前自己都要喝点酒或咖啡提振精神,疲乏等躯体症状也未见明显改善。

  职场人群抗抑郁: “既要、又要、还要”

  刘琳分析表示,抑郁症是包括遗传、生物、心理、内分泌以及社会环境等多因素引发的一种易复发的疾病,因其复杂性,没有人能预料到这只“黑狗”何时再次叩门,因此坚持规范治疗至关重要。“门诊中我们经常叮嘱患者,治疗需要足够的时间,比如服药至少要坚持两周以上,才能逐渐看到效果;服药后需要遵医嘱维持治疗,才能减少复发风险。”刘琳强调。

  药物治疗是抗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手段。当前主流抗抑郁药大多基于单胺假说研发,主要作用于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中的一个或两个,虽总体有效,但治愈率尚不理想,部分症状维度在治疗中仍是难点。而像黄丽这样的职场人群,又往往存在“一揽子”治疗需求:既要改善负性情绪,提升正性情绪,又要确保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还要服用方便。

  刘琳指出,抑郁症的症状“千人千面”,关键在于对症下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抗抑郁治疗局限在对负性情感的改善,这与5-HT和NE相关,目前主流抗抑郁药也大多作用于这两个神经递质。像黄丽这样,接受治疗后依旧动力不足的患者,是典型的正性情绪缺失,这与DA相关,治疗中我们也在不断针对患者的个性化需求调整药物。”

  事实上,抗抑郁药物研发方面,同样基于单胺类假说也在迭代更新。以首个国产自主研发抗抑郁创新药若欣林(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为例,临床前研究显示,其对5-HT、NE和DA均具有再摄取作用。上市以来广泛的临床应用也表明,该产品在全面改善抑郁症状的同时,提升正性情绪和认知能力,促进社会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好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职场抑郁症患者的多重治疗需求。随着越来越多创新药物的普及和应用,抗抑郁治疗也加速进入满足患者“既要、又要、还要”多重需求的新时代。

  专家支招五点,有效预防抑郁症

  在五一即将到来之际,刘琳也为广大职业人群提供了五条预防抑郁的小贴士:

  首先,确保规律生活。生物节律的紊乱会影响情绪变化,导致脑内神经递质生物学改变,从而影响情绪。

  其二,保证足够的睡眠。控制手机的使用,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睡前一小时内不要做剧烈运动,宜听听轻音乐,或者呼吸冥想、正念放松等。

  其三,遇到压力和应急事件,不要独自一人闷着,不要钻牛角尖儿,一定要积极寻求帮助,及时排解负面情绪。

  其四,运动是改善抑郁情绪的重要方式,建议,一周至少要运动3-5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其五,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建立自己的朋友圈,让压力有排解的场所和方式。

  最后,如果出现心情压抑、情绪低落、体验不到愉快感、精力下降伴食欲下降、失眠多梦、反应迟钝,自我评价差,经常感到无助、无用,自责内疚,悲观失望等情况,甚至出现自伤自杀念头,且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就要高度警惕罹患抑郁症的可能,需及时就诊。(健文)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航展举行地面装备动态演示

  • 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厦门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北京理工大学张军院士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国际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其光能利用率创造了世界纪录。相关成果日前在《自然》期刊发表。
2024-11-14 04:55
中国石化在天津南港正式投用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年处理能力超260万吨。
2024-11-14 05:05
13日,全球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光伏发电单元成功并网,成为全球率先成功并网的最大海上光伏项目。
2024-11-14 05:05
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扎实,农业现代化正向纵深迈进,更需要铆足干劲、再接再厉,大力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2024-11-14 04:45
北京大学郭雪峰教授、山东大学李延伟教授和北京大学莫凡洋教授等联合研究团队,通过在芯片上对开环易位聚合反应的在线调控,实现了单个聚合物的精准合成,有望为聚合物材料精准制造与有机合成领域带来革命性进展。
2024-11-14 04:55
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工程师认证制度,应从我国实际出发,形成一个由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主导,由产业部门、企业、院校、工程界和专业社会组织紧密合作、合理分工的治理体系。
2024-11-14 04:55
近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南非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顺利实现并网发电。
2024-11-14 06:10
世界气象组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发布报告说,2024年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4-11-13 09:47
在刘汉龙指导下,肖杨凭借在微生物加固土体力学领域的丰富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24-11-13 09:46
到点自动发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对标停车、车门站台屏蔽门联动开启……京张高铁在全球第一次实现了运营时速350公里的有人值守自动驾驶。
2024-11-13 09:40
中欧科技合作“龙计划”2024年海洋遥感高级培训班日前在海南三亚开班。在11日上午举办的开幕式上,近30位国内外遥感领域知名专家和近60位来自海洋遥感领域优势科研院所与高校的青年科研人员共同参加活动。
2024-11-13 09:39
近年来,北京涌现出一批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高科技民营企业,目前已逐渐形成技术和品牌优势。
2024-11-13 09:40
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在12日开幕的第十五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中国军工”“中国航天”展台亮相。
2024-11-13 09:39
由于轴子暗物质信号极其微弱,经典磁场干扰可能成为高灵敏识别轴子信号的巨大挑战。
2024-11-12 09:09
该项目位于福建东山县杏陈镇、前楼镇海域,该地区多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204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平均风速5.2米/秒、最大风速可达48米/秒。
2024-11-12 09:09
在“夸父”设施园区,有数座单体建筑(科研厂房),它们都是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子系统,每个科研厂房里都有多个系统正在建设和运行。
2024-11-12 09:08
未来,核聚变能将在人类的能源系统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来自核聚变的清洁、持久且便宜的电能会走进千家万户。
2024-11-12 09:06
非编码RNA可能成为未来癌症诊疗的新指标和新靶点,其独特的细胞类型特异性表达也为实现个性化医疗提供了可能。
2024-11-12 09:05
11月11日,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和空军航空大学“红鹰”飞行表演队展翅珠海,以独特的方式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75周年。
2024-11-12 09:06
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钟柏昌看来,用信息化手段为水火箭这类跨学科教学项目“赋能”,是开展科普教学创新的有效尝试。
2024-11-11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