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CACA肿瘤防治全域科普行动”开展系列公益活动
首页> 光明医药> 要闻 > 正文

“CACA肿瘤防治全域科普行动”开展系列公益活动

来源:光明网2024-04-26 12:03

  第30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复星医药携手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紧扣“综合施策,科学防癌”主题,组织“CACA肿瘤防治全域科普行动”系列公益科普活动,邀请权威专家、科室及医院,共同传递 CACA 指南核心知识,唤起全社会对癌症防治问题的关注,进一步推动健康中国癌症防治专项行动,全面提升公众科学抗癌理念和素养。

  在肿瘤治疗领域,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策略的问世,肿瘤治疗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肿瘤患者在治疗时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比如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等。这些反应会极大地降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进而对其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产生负面影响。针对患者需求,复星医药重磅打造“支点”肿瘤支持治疗平台,致力于全方位改善肿瘤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为患者带来更优质、更安全的用药体验。在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复星医药携手多位不同领域的肿瘤专家开展1场义诊、13场科普讲座、29场患教会,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全面传递抗肿瘤治疗的核心知识,提升公众科学抗癌理念。

  大咖论道,肿瘤支持治疗科普内容精彩亮相

  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减轻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并提升疗效一直是重要的探索方向。为了更好地应对抗肿瘤治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等问题,本次宣传周期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刘卫平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黄韵坚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王海英教授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秋燕教授通过讲座分享了抗肿瘤治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防治现状。专家们表示,恶心、呕吐不仅会影响肿瘤患者营养的消化吸收,导致电解质紊乱。还会影响情绪,严重的会导致治疗中断。因此,建议制定合理的提前用药的方案或者开发一些口服止吐药物方便患者居家服用。

  抗肿瘤治疗还可能导致机体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等减少,从而使患者出现感染、出血、贫血等症状。河南省肿瘤医院汤虹教授、湖南省肿瘤医院李阳教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韩正祥教授和河南省肿瘤医院高全立教授在讲座中提到,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一种重要的造血生长因子,是常见的预防、治疗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药物。目前临床上G-CSF有长效和短效两种类型,长效G-CSF克服了短效G-CSF的局限性,患者化疗每周期仅需1次给药,大幅提升了治疗的便捷性和患者的依从性,成为临床中更为理想的选择。

  肿瘤支持治疗作为和手术、放化疗同等重要的手段,将患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治疗,从诊断开始到治疗以及治疗结束后的整个过程中对治疗不良反应进行管理,为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保驾护航。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邓婷教授和浙江省肿瘤医院朱骥教授分享了肿瘤支持治疗在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邓婷教授指出,肿瘤支持治疗过程中应注重患者主诉和感受,准确收集这些信息并结合其他临床评估方法,鼓励患者参与记录并报告症状。朱骥教授指出,支持治疗在肿瘤诊疗一体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适当的支持治疗手段可以增强患者对于肿瘤治疗的耐受力,确保抗肿瘤治疗按计划实施。而且可以帮助患者应对癌症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保持或恢复其社交和职业功能。

“CACA肿瘤防治全域科普行动”开展系列公益活动

  专家科普视频精彩纷呈

  1场义诊、13场患教会,共同助力肿瘤治疗高质量发展

  武汉同济医院袁响林教授带领科室团队在本次宣传周期间开展了义诊宣教活动,为患者提供了免费的医疗咨询服务,还为就诊群众开展了常见肿瘤防治的科普讲座,旨在提高大众对肿瘤的认识和了解,使广大癌症患者更好地康复,减少癌症的发病率。与此同时,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多家医院积极组织患教宣讲,结合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向群众宣传癌症防治综合施策的理念。

“CACA肿瘤防治全域科普行动”开展系列公益活动

武汉同济医院袁响林教授义诊现场

“CACA肿瘤防治全域科普行动”开展系列公益活动

武汉同济医院组织科普讲座

“CACA肿瘤防治全域科普行动”开展系列公益活动

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肝胆肿瘤外科患教会

“CACA肿瘤防治全域科普行动”开展系列公益活动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患教宣讲

  结语

  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人数持续增加,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地区分布不均衡,因此肿瘤防控工作面临重大挑战。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作为一个重要的互动交流平台,通过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人群参与、全媒体传播的广泛联动,有望全面提升公众科学抗癌的理念和素养,培养健康生活习惯。

  在此期间,复星医药更新升级“支点”肿瘤支持治疗平台,组合多个创新药物,广泛应用于肺癌、乳腺癌、消化肿瘤、妇瘤、血液瘤等多个领域的不良反应管理,全面传递抗肿瘤治疗核心知识,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宣传普及,进一步助力肿瘤治疗高质量发展。在未来,要实现肿瘤支持治疗规范化、全面化的落实,仍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期待肿瘤支持治疗能够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发展,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福祉。(健文)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印度客机坠毁爆炸 警方说已找到超200具遗体

  • 联大紧急特别会议要求以巴冲突方立即无条件永久停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3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通过验收,建成了国际上综合实力最强的空间天气地基区域监测网络。
2025-06-13 09:45
前不久,一场人形机器人格斗擂台赛引发了全球关注。
2025-06-13 09:44
系外行星大气研究对理解行星形成、演化和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13 09:38
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受5月31日太阳爆发活动影响,北京时间6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先后出现了6小时特大地磁暴。
2025-06-13 09:37
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取得四足类足迹的重要发现,首次记录了华南白垩纪地层的哺乳形类及恐龙足迹组合。
2025-06-13 09:35
“如果你是一名文科生,将有机会学习数学和计算机,将来可能成为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生”,这是不久前,复旦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布会上传出的消息。
2025-06-12 18:17
一种新的神经细胞网络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025-06-12 09:52
这一机器人仿生手灵感源于人类手部的生物智慧。
2025-06-12 09:46
冬虫夏草学名叫“中华线虫草”,其实是一种寄生蝙蝠蛾幼虫的真菌。线虫草在白垩纪就已经寄生蚂蚁的基干类群,学会了“操控蚂蚁”,而这类寄生蚂蚁的线虫草,正是如今最繁盛的一支。
2025-06-12 09:43
来自NASA的3位科学家分析了2020—2024年间坠落地球的523颗“星链”卫星在不同太阳活动水平的轨道变化。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称,很多科学家担心“星链”卫星可能会以人们尚不了解的方式破坏大气层。
2025-06-12 09:40
天气越来越热,我们中医院急诊西北角的药膳坊门前,同样“火热”。现在,“中医药+餐饮”在很多地方越来越火,药膳面包等产品吸引了很多消费者,也带动了更多人了解中医药知识和养生理念。
2025-06-12 09:37
中毒、缺氧、病原体侵袭……这些突如其来的“变故”会诱发生命应激反应。
2025-06-11 09:27
传统人工智能研究聚焦于物体识别准确率,却鲜少探讨模型是否真正“理解”物体含义。
2025-06-11 09:26
为满足小农户的粮食干燥需求,该所联合国内多家单位研制出智能化可移动牵引式烘干机。
2025-06-11 09:25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以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提升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水平为目标,建设绿电直连项目。
2025-06-11 09:23
 地处浙皖赣三省交界处的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候选区,由衢州市开化县的钱江源园区与丽水市的百山祖园区组成,总面积约747平方公里。
2025-06-11 09:23
为发挥警示作用,切实推动问题整改,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9日对第一批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公开通报。
2025-06-10 10:04
6月8日,国产人形机器人携手机器狗攀上湖北燕矶长江大桥,挑战在全球最长猫道上行走。
2025-06-10 10:03
夏日,生机勃勃,在北京市温榆河公园“生态心”区域,这里没有人工干预和打理,一切都在“野蛮”生长。
2025-06-10 10:02
日前,位于重庆巫山的五里坡管理中心在科研监测中发现了2个新属共8个新物种,这是继2022年发现4个新物种后该中心在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次发现新物种。
2025-06-10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