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以匠心守初心 “眼球上绣花”诠释精湛医技
首页> 光明医药> 要闻 > 正文

以匠心守初心 “眼球上绣花”诠释精湛医技

来源:光明网2024-04-01 10:21

  眼科,是医学领域中的精细种类,其手术被称为“在眼球上绣花”。眼科医生,每天穿梭在裂隙灯、显微镜下与黑暗扳手腕,抢时效,用一丝不苟和精湛技艺扫除眼疾患者眼前的阴霾,以无限仁爱之心,捍卫患者的生命之光。

  一分为二,“特殊角膜”多用缓解紧缺难题

  拥有健康的角膜,才会看到明亮的世界,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健康的角膜,目前,我国角膜盲症患者数量庞大,治疗角膜盲症患者需要稀缺的角膜材料,才可能摆脱在黑暗中生活。

  每一例恢复光明的角膜盲症患者背后,都离不开角膜捐献者们大爱无私的奉献、每位眼库工作者与医者的日夜兼程。这天深夜,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接到了一个来自爱尔眼科角膜库的紧急电话,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表示,有一枚很特殊的角膜供体,苦于找不到“敢于”接收它的医院以及合适的受捐患者,想知道爱尔英智能否接收。

  中国医师协会眼表与干眼学组委员、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北京区CEO、爱尔眼科角膜病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李绍伟教授详细了解后,毅然接下这枚特殊角膜,“捐献角膜的逝者和家属非常了不起,他们愿意把角膜捐献出来,将光明延续下去,十分令人感动钦佩,我们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不辜负他们的心意。”

  原来,这枚特殊的角膜来自一位34岁的年轻男性,捐献者生前做过全飞秒激光近视矫正手术,相当于在角膜基质层切出了一枚透镜,使角膜拥有了400度的屈光度数。

  如果用这枚角膜做常规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会给接受手术的患者带来约400度的远视,严重影响到患者视力。但显然李绍伟想得更为深远,不局限于特殊角膜能否用,而是在想怎样利用这一枚角膜去救助两名患者。

  “我国角膜盲患者约有400万人,而每年实施的角膜移植手术还不到1万台,角膜资源极其紧缺,如果能充分利用好这份珍贵的礼物,就能救助到更多患者。”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李绍伟有了一个很巧妙的想法。

  这枚角膜的角膜内皮非常健康,可以做一台角膜内皮移植手术;剩余带度数的角膜基质,可以给同样近视的角膜病患者做一台板层角膜移植手术。

  心系患者,迎难而上成就“手术刀尖上的舞蹈”

  守护光明,是李绍伟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这既是他对患者的承诺,也是对自己和团队的要求。正因如此,从医三十余年的他从未有过任何懈怠。始终迎难而上,在一次次挑战“手术禁区”的途中,他为无数家庭带去了光明和希望。精益求精,锐意进取,李绍伟和爱尔眼科的医者们在眼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和探索,从未停歇。

  由于这枚角膜供体很年轻,角膜内皮贴合得非常紧密,而这里也是角膜最纤薄脆弱的“禁区”所在,仅仅是将其掀起这样轻微的动作,都容易造成破裂,更别说要完整剥离整片角膜内皮。对于这么年轻的供体角膜,通常的办法是利用飞秒激光或板层刀,将角膜内皮连同部分角膜基质一同切下,这就变成了DSAEK手术。但DSAEK手术相较DMEK手术来说,有较明显的弊端,视力效果也较差,恢复也慢。所以,这台DMEK手术的成败,将成为能否用一枚角膜救治两位患者的关键所在。

  “手术的确很难很险,但对患者来说这是效果最佳的方案,把困难留给医生,把希望带给患者,这是作为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完成过上万例角膜移植手术的李绍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此前就完成过此类手术,因为他没有丝毫犹豫,再一次选择迎难而上。

以匠心守初心 “眼球上绣花”诠释精湛医技

李绍伟为眼疾患者实施手术

  经过慎重检查筛选,李绍伟决定为一位患大泡性角膜病变并伴有白内障的患者,实施DMEK角膜内皮移植联合白内障手术。在做好所有完备术前准备的基础上,手术如期开展,李绍伟凭借独到的“手上功夫”,以万分的细致与耐心,使得这台高难度手术得以成功完成。古有匠人在方寸间雕琢天地,今天李绍伟也在这小小的角膜上创造出奇迹。

  匠心独运,细微之处见极致

  巧合的是,经过对预约登记等待手术的患者进行仔细筛查后发现,其中一位患者正好可以利用这枚角膜做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这位年轻的患者是圆锥角膜晚期,检查结果显示,他的眼轴长度为25.69mm,等于有400—500度左右的轴性近视,和角膜供体自带的400度屈光度数恰巧吻合,并且他的角膜内皮十分健康,与这枚特殊的角膜有着“天作之缘”。

  这样一台手术就能为患者解决圆锥角膜和近视两大问题,手术方案非常完美。但李绍伟仍然精益求精,据悉,圆锥角膜作为一种常见眼病,发病率高,约为1/500-1/2000,在为这部分患者做角膜移植手术时首先必须得考虑角膜的排斥反应问题,所以在为这位圆锥角膜患者设计手术方案时,李绍伟决定采用目前非常先进的飞秒激光辅助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手术效果和视觉质量会更优秀。

  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凭借充满智慧的手术设计和精妙绝伦的手术技巧,这台手术在李绍伟手下同样完成得非常完美。

  多年的从业经验,高超的手术技术,让李绍伟成为爱尔眼科的“网红角膜手术专家”。也正因为技艺精湛,能力超群,为人谦逊,越来越多的“渴望光明”的患者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而其中也不乏外国友人的身影。

以匠心守初心 “眼球上绣花”诠释精湛医技

李绍伟和团队成员共同探讨疑难眼病案例

  李绍伟热爱挑战,而他天生有一双“妙手”。一些操作起来十分困难的疑难杂症在他手中也变得“乖巧”。每一场手术之前,他都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最优的治疗方案。他专注角膜病、白内障等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完成各类疑难白内障手术4万余例,角膜移植手术1万余例,致力于白内障防盲手术的推广和培训。改进了角膜内皮移植手术方法,创造性地提出了上皮瓣下胶原交联技术,首创了晶体前囊膜保护角膜内皮的白内障手术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飞秒激光角膜移植手术,他总结了中国人高度近视眼人工晶状体计算经验公式(LAW1,LSW2公式)并得到广泛采用,显著提高了计算准确度。同时,在他的倡导和率先垂范下,还在爱尔眼科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眼科医生培育体系和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践行医者仁心,将人间大爱温暖传递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中国是近视大国,近视人数已达6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做近视手术,而做过近视手术的特殊角膜供体也会越来越多。

  角膜盲患者复明的有效手段是角膜移植,对于生活在黑暗中的角膜盲症患者而言,每一场角膜移植手术都是一场“生命的赠礼”,这是捐献者留给世间最后的温暖,也是角膜病患者重启人生的一把钥匙。如何运用好这些宝贵的角膜材料,如何创新运用更先进的手术技术,是李绍伟与很多眼科专家目前正努力探索的新课题。

  同时,李绍伟还呼吁广大民众积极参与角膜捐献志愿,爱尔眼科“瞳聚角膜捐献及移植预约系统”,能够为罹患角膜盲症的患者提供角膜移植手术预约服务、为困难角膜盲症患者提供公益救助服务,并为有角膜捐献意愿的爱心人士提供登记协助。

  择一业,精一技,钻一生。三十多年永攀眼科医学高峰,李绍伟以一颗匠心、恒心,成就了“医者仁心”。(潘静怡)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航展举行地面装备动态演示

  • 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厦门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北京理工大学张军院士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国际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其光能利用率创造了世界纪录。相关成果日前在《自然》期刊发表。
2024-11-14 04:55
中国石化在天津南港正式投用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年处理能力超260万吨。
2024-11-14 05:05
13日,全球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光伏发电单元成功并网,成为全球率先成功并网的最大海上光伏项目。
2024-11-14 05:05
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扎实,农业现代化正向纵深迈进,更需要铆足干劲、再接再厉,大力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2024-11-14 04:45
北京大学郭雪峰教授、山东大学李延伟教授和北京大学莫凡洋教授等联合研究团队,通过在芯片上对开环易位聚合反应的在线调控,实现了单个聚合物的精准合成,有望为聚合物材料精准制造与有机合成领域带来革命性进展。
2024-11-14 04:55
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工程师认证制度,应从我国实际出发,形成一个由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主导,由产业部门、企业、院校、工程界和专业社会组织紧密合作、合理分工的治理体系。
2024-11-14 04:55
近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南非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顺利实现并网发电。
2024-11-14 06:10
世界气象组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发布报告说,2024年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4-11-13 09:47
在刘汉龙指导下,肖杨凭借在微生物加固土体力学领域的丰富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24-11-13 09:46
到点自动发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对标停车、车门站台屏蔽门联动开启……京张高铁在全球第一次实现了运营时速350公里的有人值守自动驾驶。
2024-11-13 09:40
中欧科技合作“龙计划”2024年海洋遥感高级培训班日前在海南三亚开班。在11日上午举办的开幕式上,近30位国内外遥感领域知名专家和近60位来自海洋遥感领域优势科研院所与高校的青年科研人员共同参加活动。
2024-11-13 09:39
近年来,北京涌现出一批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高科技民营企业,目前已逐渐形成技术和品牌优势。
2024-11-13 09:40
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在12日开幕的第十五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中国军工”“中国航天”展台亮相。
2024-11-13 09:39
由于轴子暗物质信号极其微弱,经典磁场干扰可能成为高灵敏识别轴子信号的巨大挑战。
2024-11-12 09:09
该项目位于福建东山县杏陈镇、前楼镇海域,该地区多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204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平均风速5.2米/秒、最大风速可达48米/秒。
2024-11-12 09:09
在“夸父”设施园区,有数座单体建筑(科研厂房),它们都是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子系统,每个科研厂房里都有多个系统正在建设和运行。
2024-11-12 09:08
未来,核聚变能将在人类的能源系统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来自核聚变的清洁、持久且便宜的电能会走进千家万户。
2024-11-12 09:06
非编码RNA可能成为未来癌症诊疗的新指标和新靶点,其独特的细胞类型特异性表达也为实现个性化医疗提供了可能。
2024-11-12 09:05
11月11日,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和空军航空大学“红鹰”飞行表演队展翅珠海,以独特的方式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75周年。
2024-11-12 09:06
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钟柏昌看来,用信息化手段为水火箭这类跨学科教学项目“赋能”,是开展科普教学创新的有效尝试。
2024-11-11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