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填补市场空白!远大医药布局全球创新眼科药物TP-03
首页> 光明医药> 要闻 > 正文

填补市场空白!远大医药布局全球创新眼科药物TP-03

来源:光明网2024-03-27 19:06

  3月27日,港股科技创新型医药企业远大医药(0512.HK)再度传来利好,公司与联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联拓生物)和Tarsus Pharmaceuticals, Inc.(下称:Tarsus)达成产品引进战略合作协议。相关条件满足后,远大医药将以1,500万美元的首付款及一定金额的注册里程碑费用取得用于治疗蠕形螨睑缘炎及蠕形螨导致的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全球创新眼用制剂TP-03在大中华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的独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

  据悉,TP-03已于2023年7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是目前FDA批准的首款也是唯一一款针对蠕形螨睑缘炎的药物。我国尚未有针对蠕形螨睑缘炎的药物上市,此次交易完成后,远大医药将大力推进TP-03在中国的注册落地工作,尽早惠及国内广大蠕形螨睑缘炎患者,同时也将深化公司在五官科领域的产品布局。

  TP-03临床数据优势显著,为FDA唯一获批蠕形螨睑缘炎药物

  根据公告,是一款对γ-氨基丁酸门控氯离子通道(GABA-Cl)具有选择性的非竞争性拮抗剂,其通过选择性抑制蠕形螨体内的GABA-Cl,使虫体麻痹和死亡,进而彻底治愈蠕形螨睑缘炎。此外,TP-03具有高度亲脂性,可促进其在螨虫栖息的睫毛毛囊油脂中的吸收。

  临床试验方面,TP-03已在美国完成了两项关键性临床研究,共入组800余名蠕形螨睑缘炎患者,根据临床结果显示,两项研究均达到了主要终点和所有次要终点,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该产品已于二零二三年七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是目前FDA批准的首款也是唯一一款针对蠕形螨睑缘炎的药物。此外,TP-03在美国开展的用于治疗蠕形螨导致的睑板腺功能障碍的II期临床研究也显示出了阳性的顶线结果。

  中国的Ⅲ期临床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P-03治疗蠕形螨睑缘炎患者的蠕形螨感染根除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01),眼睑袖套状分泌物治愈率也呈现出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的趋势(p=0.15)。此外,TP-03耐受性良好,其安全性特征与其他大规模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结果相似,无治疗相关的停药情况。

  TP-03或填补国内市场空白,惠及千万蠕形螨睑缘炎患者

  据悉,睑缘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蠕形螨睑缘炎是蠕形螨感染睑缘所致的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约占所有睑缘炎病例的三分之二以上,主要累及睑缘皮肤、睫毛囊和腺体以及睑板腺,临床表现主要为眼氧、眼异物感、眼干、睑缘充血、鳞屑及睫毛根部袖套状分泌物等,严重者可引起结膜及角膜并发症,对睑缘的破坏较大,容易复发且具备一定传染性。

  蠕形螨也是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蠕形螨导致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常出现眼睑边缘发炎和视力模糊,并可能导致睑板腺堵塞和/或睑脂液分泌的减少,若不及时接受治疗,可能会导致泪膜永久性改变和进行性腺体丧失。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全球蠕形螨睑缘炎的患者人数已有约4.68亿人;预计到2030年全球患者将达约5.06亿人,其中中国患者约5,980万人。数据显示,美国蠕形螨性睑缘炎影响着约2,500万眼部护理患者,即每12名成人中就有1名蠕形螨性睑缘炎患者。中国患者规模是美国患者的1倍多,同时,我国还有近7,000万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相应临床需求十分可观。

填补市场空白!远大医药布局全球创新眼科药物TP-03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我国目前并没有针对蠕形螨睑缘炎的药物上市,临床治疗蠕形螨主要以局部除螨为主,常用的药物有茶树油制剂、甲硝唑凝胶,但由于用药周期较长且用药后病灶局部的有效药物浓度难以保证,导致治疗效果有限,且其中甲硝唑功效相关数据有限,目前FDA并未批准其用于蠕形螨睑缘炎。而新兴治疗手段如强脉冲光疗法可能影响角膜上皮损伤修复,其安全性还有待观察。因此,临床上急需一款起效快且可直接作用于病灶深部的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而远大医药此次布局的TP-03则有望填补这部分临床空白,为蠕形螨睑缘炎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创新布局夯实五官科领军地位,驱动业务领域新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远大医药作为中国主要的五官科药物研发、生产及销售综合企业之一,公司在售产品管线数量位居行业前列,治疗领域覆盖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多科室疾病,其产品覆盖了化学制剂、中药制剂及健康产品,包含处方药、OTC、器械、消费品等几大类别。经过多年的深耕,公司已实现了院内院外全渠道覆盖,并持续打造集“预防+治疗+保健”为一体的“大五官生态圈”。

  创新研发方面,公司储备了治疗“近视”、“干眼症”、“翼状胬肉”和“眼科术后抗炎镇痛”的多款全球创新产品,且在2023年内均取得了重大研发进展。其中,治疗翼状胬肉的创新产品CBT-001于2023年3月获批在中国开展III期临床研究;治疗干眼症的小分子多肽药物GPN00136 (BRM421)于2023年4月获批在中国开展II期临床研究;用于抗炎镇痛的激素纳米混悬滴眼液GPN00833于2023年10月完成中国III期临床试验的首例患者入组给药,并于2024年3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推迟儿童近视进展的全球创新眼科药物GPN00884于2024年3月获批在中国开展I期临床研究。

填补市场空白!远大医药布局全球创新眼科药物TP-03

  (图片来源:远大医药微信公众号)

  凭借着丰富的产品管线及差异化的创新产品布局,远大医药已在五官科领域积累了雄厚的竞争优势。对于未来发展,远大医药表示,公司将秉持中西联合和药械同治的发展战略,不断强化行业影响力,实现业务领域新突破,并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先进更多样的治疗方案。(健文)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尔滨”雪人迎八方来客

  • 地毯小镇赶制订单生产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过168小时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由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25-01-03 09:31
社交网络的去中心化推动着信息平权,使人人都有麦克风。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发布虚假错误的信息。科普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不能被流量为王和眼球效应所裹挟,而应坚持科学性、合法性。
2025-01-03 09:27
记者2日从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上投”)了解到,全球首台高压射流—机械联合破岩盾构机“山大号”于近日在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东仓站始发。
2025-01-03 09:22
当下,人工智能的火热让人们对其有了深刻的体会。尽管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但一提起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智能交互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等已广为人知的应用便浮现在人们脑海中。
2025-01-03 09:19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2025-01-03 09:18
闸门开合,水涨船高。2025年1月1日,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59亿吨,连续三年突破1.5亿吨大关。其中,三峡船闸运行10000余闸次,通过量1.54亿吨;三峡升船机运行4700余厢次,同比增长5.1%。
2025-01-02 09:33
波澜壮阔的海洋中,更多宝藏正待发掘,深海油气资源就是其中的宝藏之一。深海区域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如今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的主要接替区。
2025-01-02 09:31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产生和需要存储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存储方式,如硬盘、磁带等,正面临存储容量有限、维护成本高以及存储设备寿命短等诸多限制。
2025-01-02 09:30
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两种记忆在大脑中可以协同工作。然而,当两种记忆产生冲突时会发生什么?
2025-01-02 09:29
量子计算正加速发展!2024年12月上旬,谷歌公司推出其最新量子芯片Willow。几天之后,我国科研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发布了“祖冲之三号”的相关成果。
2025-01-02 09:2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2024-12-31 09:14
30日,“天目一号”星座23颗卫星、“云遥一号”系列12颗卫星进入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并实现业务运行。这是商业小卫星数据首次获准进入中国气象局业务系统,为我国气象预报预测提供有力支持。
2024-12-31 04:10
教育部日前部署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及试点工作,要求2030年前实现基本普及。这对抢占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才高地至关重要,必将引发教育领域的系列深层变革。顺利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需深化基础研究,把握底层框架和逻辑,做好体系化构建。
2024-12-31 04:45
享受便利的同时,掌握它们背后的核心技术更为重要。如何培养更多懂人工智能、会应用人工智能、能研发人工智能的人才?
2024-12-31 04:45
30日,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整体向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处于上升趋势,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呈现诸多亮点。
2024-12-31 04:45
2022年12月31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在建成两周年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于12月30日首次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对两年来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2024-12-31 04:10
从7000米级“蛟龙”号,到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再到创下10909米深度之最的“奋斗者”号,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不断突破,技术迭代能力快速提升,征服深海的故事不断续写。
2024-12-30 09:18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24-12-30 03:50
科技部30日发布了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在科普经费投入方面,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筹集额达215.06亿元,比2022年增长12.60%。
2024-12-31 04:10
“探索三号”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这是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
2024-12-30 04: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