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创新药芦比替定在中国澳门获批上市 用于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
首页> 光明医药> 要闻 > 正文

创新药芦比替定在中国澳门获批上市 用于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

来源:光明网2023-12-04 13:56

  12月4日,绿叶制药集团宣布注射用芦比替定已正式获得中国澳门药物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用于治疗接受铂类药物化疗期间或期后出现疾病进展的转移性小细胞肺癌(SCLC)成人患者。

  绿叶制药集团总裁杨荣兵表示,“SCLC是一种治疗相对困难的肺癌亚型,具有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复发性高的特点。该疾病复发后缺乏新的药物治疗选择是当下临床应用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芦比替定在中国澳门获得上市批准,并有望通过粤港澳大湾区的相关政策惠及更多有需要的SCLC患者,改善他们的生存获益。”

  芦比替定是一种选择性的致癌基因转录抑制剂,独特的双重作用机制使其在抑制肿瘤基因转录、导致肿瘤细胞凋亡的同时,可调节肿瘤微环境,从而进一步发挥抗肿瘤作用。该药物于2020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附条件批准,是二十多年来唯一一个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复发性SCLC的新分子实体。

  芦比替定在中国澳门的上市批准,主要基于其在中国及海外开展的两项临床研究。其中,在海外开展的研究为一项芦比替定单药治疗105例接受铂类药物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SCLC成年患者的开放、多中心、单臂、II期篮子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芦比替定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ORR)为35.2%;其中,化疗敏感型患者(停疗至复发间隔(CTFI)≥90天)的ORR达到4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4.6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11.9个月。

  芦比替定在中国开展的单臂、包含剂量递增及扩展的临床研究,用于评估该药物在包括复发性SCLC在内的晚期实体瘤中国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PK特征和初步疗效。研究结果显示:在复发性SCLC受试者中,由独立评估委员会评估的ORR为45.5%、mPFS为5.6个月,mOS为11.0个月。研究结果亦提示:芦比替定二线治疗中国SCLC患者具有显著的抗肿瘤疗效及可控的安全性,其在中国人群中的疗效与国外II期临床试验SCLC队列的疗效结果有可比性,并倾向于获得更好的有效率。

  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高居癌症之首,2020年新发患者约81.5万人,死亡约71.4万人,其中SCLC占肺癌的13~17%。SCLC患者确诊时多为晚期,预后极差,五年生存率仅7%,广泛期SCLC的五年生存率仅3%。尽管SCLC对于初始治疗非常敏感,但大多数患者在初始治疗后出现耐药及复发;据统计,约75%的局部晚期患者和超过90%的转移性患者在治疗2年内复发。SCLC的高复发率为其治疗带来巨大挑战,临床亟需创新治疗方案。

  除了在澳门地区获得上市批准,芦比替定还分别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处于上市审评阶段,并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纳入优先审评品种名单。此外,芦比替定亦获得国内外多个权威指南推荐:包括《NCCN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2024.V1)》推荐该药物优先用于CTFI≤6个月的SCLC患者,《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3》推荐其作为≤6个月或>6个月复发SCLC二线治疗等。(伊文)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河北曹妃甸“湿地优雅精灵”

  • 河北丰南:春暖农事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3月13日是第20个世界肾脏日,本届主题是“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旨在呼吁全社会关注肾脏健康,提高对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认识,强调了早期发现和干预对肾脏健康的重要性。
2025-03-13 09:15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获悉,该所王占彪研究员团队定量解析了童装、针织衫、工作服、T恤和作训服等棉质纺织品“从种子到成衣”全阶段的碳排放情况,即碳足迹,并提出对应的具体“减碳”策略,为我国棉花纺织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和线索,也为全球棉花纺织产业减排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环境科学类国际期刊《资源、保护与回收》上。
2025-03-13 04:40
刚开学,我和学生聊天,询问他们假期有啥进步。有学生说深入钻研了英语六级通关秘籍,自信本学期六级必定取得高分;有学生讲潜心研究了高压绝缘,C刊论文胜券在握;
2025-03-13 05:15
这个春天,越来越多“Z世代”新农人走进田间地头,带来春耕新气象。如今,他接到了3000多亩农田的服务“订单”,周边农户都乐意把农田托付给这个老练的“新农人”来打理。
2025-03-13 09:01
在总结11个术前免穿刺手术案例的基础上,邢念增在国际上首创“前列腺癌免穿刺理念”。
2025-03-13 09:01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能够推动数实深度融合,释放需求潜力,提升产出效率,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高。
2025-03-13 09:00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25)虽已落幕,但引发的思考和争论仍在持续。
2025-03-12 10:11
龙泉又多了一张新名片——汽车空调热管理产业,全市不到30万的人口中,就有近2万人从事汽车空调行业。
2025-03-12 10:01
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制高点已成为各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的“首选项”。
2025-03-12 09:59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之下,找准产业发展需求的“钉子”,砸实科技成果转化的“锤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
2025-03-12 09:58
代表委员之声——创新引领推动未来产业
2025-03-12 09:53
CGT25型燃气轮机额定输出功率25兆瓦,具有功率密度大、结构紧凑、地域适应性强、双燃料适配及在线切换等特点。
2025-03-11 09:05
科普事业的发展,是一场与时代共进的征程。把科普这一“翼”做强做优,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良好风尚,就能更好助力科技创新的腾飞。
2025-03-11 09:04
从伦理治理的角度看,研发者应在数据收集、模型训练和算法设计阶段,引入多样性、多元化的视角,避免单一文化或群体偏见主导AI。
2025-03-11 09:04
新修订的《科普法》明确,开展科普,“应当采取公众易于接触、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
2025-03-11 09:01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2025-03-11 04:55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体现的正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考量。
2025-03-11 05:00
走路,本是一桩简单的小事,但对瘫痪病人而言,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加福民团队采取微创手术,将2个直径约1毫米的电极芯片植入到运动脑区,脑部、脊髓的手术可在4小时左右一次完成。
2025-03-10 09:10
近年来,沪市民营上市公司以创新为引擎,其智能工厂代表了当前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领先水平。
2025-03-10 09:09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伊彤代表观察到,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产业智能化变革发展的同时,引发的技术风险也日益凸显。
2025-03-10 09:0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