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年两针”降脂药率先落京 助力解决血脂管理痛点
首页> 光明医药> 专家观点 > 正文

“一年两针”降脂药率先落京 助力解决血脂管理痛点

来源:光明网2023-10-17 10:23

  近日,一款全球创新的小干扰RNA降胆固醇药物在北京成功投入使用,一年两针(在初始治疗后三个月注射加强针,此后每年需注射两针),为心血管医生及患者提供更便捷、可依从的长期血脂管理方式。

“一年两针”降脂药率先落京 助力解决血脂管理痛点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又会引发心血管疾病事件。因此,尽早启动治疗,长期稳定地控制其暴露量,斑块进展越慢,心梗和其他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也就越晚。

“一年两针”降脂药率先落京 助力解决血脂管理痛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 唐熠达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唐熠达表示,之所以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称为“坏胆固醇”,除了因为它会造成血管堵塞、引发急性心肌梗死之外,也是希望让更多人重视血脂管理。“血脂不像血压或血糖,容易测量或者有明显症状。除非是得了心脏病或者发生了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否则很难发现,容易被忽略。” 唐熠达解释道,“整个健康领域或者心血管健康领域都应该重视高脂血症这个‘无声的杀手’,尤其是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控制,将其控制至理想范围内。这个理想范围不是由体检报告决定的,而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判断。”

  近年来,中国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病率近年来持续上升,在已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人群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仅为6.8%。数值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可以有助于延缓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降低心梗、脑梗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目前,他汀类药物是临床最常用的调脂药,但是大部分国人只能接受中等剂量的他汀治疗,且单一用药有其局限性。在临床上,也有部分患者因为依从性较差或对药物不耐受,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达标,亟需长效且安全的降脂疗法。

  秋冬季节气温降低,温差变化容易导致血管收缩或舒张变化,增加心梗、脑梗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为了抵御寒冷,人们在秋冬季也更容易进食肥甘厚味的食物,减少户外运动量,这就会使得血糖、血脂、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水平升高。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并且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有助于控制血脂水平,保持心血管健康及身体健康。

  据了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特色的心血管代谢门诊,经长期临床实践,“一站式”管理模式在改善心血管代谢患者用药依从性、血脂血糖血压达标、减重、睡眠障碍、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临床效用愈发突显,其可通过精细分层、落实生活方式干预、优化药物方案等方式对患者代谢紊乱进行持续且强有力的管理。对于国内各大中心而言,可将心血管代谢门诊作为起点,逐步拓宽辐射范围,进而造福于更多中国患者。(张梦凡)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秦川牛“犇”跑出圈

  • 山东青岛:警用机器人亮相普法宣传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956年,27岁的林皋带领年轻教师和同学们从零开始,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激振和测振仪器设备,在我国率先开展大坝抗震试验。
2025-03-25 09:10
2024年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比上年增长1.3%。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方面,《报告》指出,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03-25 09:09
在应用数学中心,来自东南大学通信、网络安全、电子、医学、制药等约10个学科的科研团队经常汇聚一堂,寻找交叉融合的合作点。
2025-03-25 09:05
日前,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以下简称“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张敏的诊室里,4岁小患者洋洋(化名)的父母激动地向医生连声致谢,
2025-03-25 04:05
在蛋白质设计领域,传统方法面临着诸多难题,如需要丰富的专家经验,且要经过数以万计的实验试错,时间长、成本高,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行业发展。
2025-03-25 04:05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联合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和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海洋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瀚海智语”。该大模型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2025-03-25 04:05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类探索地球的征程离不开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创新。海底两万里,书写新传奇。
2025-03-24 12:09
3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智慧育种成为焦点议题,业内人士期待智慧育种破译“基因密码”,开启种业创新的新赛道。
2025-03-24 08:53
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和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也将在论坛年会期间发布。
2025-03-24 08:49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当日在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发布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
2025-03-24 04:55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日前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该设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诊治提供全尺度、
2025-03-24 04:55
青藏高原湖泊既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也对其有重要影响。我国科学家研究评估了近36年间气候变化给青藏高原湖泊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藏高原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显著,
2025-03-24 04:55
记者22日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获悉,我国油气勘探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新兴油田亿吨级探明储量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储量评审备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吨。这是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探明地质储量达亿吨级的页岩油田。
2025-03-24 05:25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5-03-21 03:40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3-21 10:12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2025-03-21 10:11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2025-03-21 10:09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上升虽然是异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2025-03-21 10:07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