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甲流咳嗽不休,连花清咳片入选多省市流感中药防治方案
首页> 光明医药> 健康科普 > 正文

甲流咳嗽不休,连花清咳片入选多省市流感中药防治方案

来源:光明网2023-03-13 16:58

  时间进入3月,在季节性过敏和甲流“狂飙”的双重影响下,咳嗽成为本月最大的健康困扰之一。部分网友发文称自己的咳嗽一周未愈。继北京中医管理局之后,四川在本省甲流爬坡的态势下,也将连花清咳片纳入春季流感推荐药目录。

  《四川省2023年春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指导方案(试行)》指出,有高热、咳嗽、粘痰、口渴、咽痛、舌苔黄或腻等症状的流感患者,可服用连花清咳片。

  甲流后的咳嗽为何久久不消

  咳嗽是甲流的主要症状之一。流感伴咳嗽的直接诱因是病毒感染后导致的广泛气道炎症反应和呼吸道上皮损伤。甲流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引起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的大量凋亡,与此同时,炎症风暴又会令呼吸道产生痰液,并加重咳嗽症状。

  甲流引起的发热通常会持续3~4天,但咳嗽有时会持续更久。部分患者的呼吸道被流感病毒破坏后,仍旧需要2~4周才能恢复。有些病人修复能力较差,甚至会形成慢性炎症,尤其是哮喘、过敏性鼻炎、慢阻肺病患者。

  连花清咳片是以络病理论为指导治疗外感咳嗽的创新中药,具有“快速止咳,清肺化痰”的作用特点,正适合感染甲流后咳嗽的对症治疗。

  连花清咳片如何治疗甲流咳嗽

  连花清咳片对多种因素引起的咳嗽均有良好治疗效果。在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随机双盲研究里,连花清咳片可提高40.6%的咳嗽症状消失率;在治疗新冠感染的循证医学研究里,连花清咳片可将咳嗽持续时间缩短3天。

  这是因为,连花清咳片具有抗病毒和抗炎作用,有助于缓解呼吸道症状和炎症反应。

  尤其对炎症因子释放与气道炎症浸润可明显减轻;同时缓解气道痉挛,保护气道黏膜,改善气道阻力;减轻气道炎症反复发作所致肺损伤,改善肺顺应性及呼吸功能。

  甲流病毒会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抑制病毒能减少细胞损伤。在抗病毒抗菌和抗炎的动物模型实验中,连花清咳片被证实能抑制包括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在内的多种病毒,和包括肺炎双球菌在内的多种细菌。山银花、连翘、桑白皮、黄芩等连花清咳片成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感染甲流后,呼吸道会引发广泛的炎症反应,导致分泌大量痰液,加重咳嗽症状,异常分泌的痰液还会影响疾病的传变。连花清咳片可以减轻炎症因子释放及气道炎症浸润。其中半夏、陈皮等成分,能发挥减少呼吸道黏液腺分泌及痰液生成的作用。桔梗、半夏等化痰药可降低痰液黏稠度。

  解决痰液问题后,可极大缩短咳嗽的治愈进程。另外,实验证实,连花清咳片可加快呼吸道黏膜纤毛正常规律运动,促进痰液排出,加速咳嗽治愈。

  因为在急性支气管炎、新冠感染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研究中,连花清咳片均表现出可明显改善患者咳嗽咳痰症状,提高呼吸功能,减轻肺损伤的临床效果,所以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流感和新冠诊疗方案推荐。此前,北京、福建、山东等省(市)的流感中医药诊疗方案中均出现过连花清咳的身影。

  相关专家表示,按照既往规律,甲流可能要流行一段时间才会平息。在接下来的甲流防治中,连花清咳片或可发挥重大作用。(李妍)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石榴籽连籽 共庆“三月三”

  • 燕园春意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目前,中国电信积极探索中央企业和国家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范式,打通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通道,推动量子技术产业化发展。
2025-03-26 10:28
至此,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已经圆满保障空间站任务以来的19次出舱活动,使用年限次数超出“3年15次”的寿命设计指标。
2025-03-26 10:27
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出海”“出圈”,让更多澳大利亚华商和杨东东一样,开始将目光瞄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积极寻找投资机会。
2025-03-26 10:2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旅需求正从“看山看水看风景”向“品文品魂品生活”转变。比如,逛博物馆,青铜器的精美纹饰固然能够吸引人的兴趣,但观众更希望了解青铜器纹饰背后的礼制密码;去故宫旅游,飞檐斗拱彰显的传统建筑之美固然让人欣喜,但榫卯结构背后的“天人合一”哲学更引人深思。山水器物背后的文化密码,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不易被直接观察和理解,而数智技术为游客了解这些文化密码提供了一把钥匙。
2025-03-26 04:45
记者从25日召开的中央企业“人工智能+”媒体通气会上获悉,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持续深化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项行动,着力提升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在工业制造、能源电力、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行业布局应用人工智能,科研、生产、客服等方面降本增效明显。
2025-03-26 04:45
25日,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以下简称“细胞谱系设施”)在广东广州国际生物岛正式启动建设。这一设施是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025-03-26 03:45
1956年,27岁的林皋带领年轻教师和同学们从零开始,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激振和测振仪器设备,在我国率先开展大坝抗震试验。
2025-03-25 09:10
2024年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比上年增长1.3%。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方面,《报告》指出,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03-25 09:09
在应用数学中心,来自东南大学通信、网络安全、电子、医学、制药等约10个学科的科研团队经常汇聚一堂,寻找交叉融合的合作点。
2025-03-25 09:05
日前,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以下简称“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张敏的诊室里,4岁小患者洋洋(化名)的父母激动地向医生连声致谢,
2025-03-25 04:05
在蛋白质设计领域,传统方法面临着诸多难题,如需要丰富的专家经验,且要经过数以万计的实验试错,时间长、成本高,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行业发展。
2025-03-25 04:05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联合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和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海洋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瀚海智语”。该大模型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2025-03-25 04:05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类探索地球的征程离不开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创新。海底两万里,书写新传奇。
2025-03-24 12:09
3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智慧育种成为焦点议题,业内人士期待智慧育种破译“基因密码”,开启种业创新的新赛道。
2025-03-24 08:53
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和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也将在论坛年会期间发布。
2025-03-24 08:49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当日在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发布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
2025-03-24 04:55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日前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该设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诊治提供全尺度、
2025-03-24 04:55
青藏高原湖泊既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也对其有重要影响。我国科学家研究评估了近36年间气候变化给青藏高原湖泊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藏高原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显著,
2025-03-24 04:55
记者22日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获悉,我国油气勘探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新兴油田亿吨级探明储量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储量评审备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吨。这是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探明地质储量达亿吨级的页岩油田。
2025-03-24 05:25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