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阳康”后顽固难消的“咳咳咳”如何解?专家解读
首页> 光明医药> 要闻 > 正文

“阳康”后顽固难消的“咳咳咳”如何解?专家解读

来源:光明网2023-02-06 17:36

  迁延难愈的“咳咳咳”,是眼下困扰很多“阳康”人群的头号难题。那么,面对“阳康”后遗留下来的顽固咳嗽,我们是否应该积极止咳?什么样的治疗方法才是解决顽固咳嗽的“根本之策”?在近期举办的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专家解读会”江浙沪站活动中,来自江浙沪的多位中医专家就此问题展开了探讨。

  “应对新冠感染后的咳嗽症状,即便是干咳少痰,也需要考虑化痰的问题。”此次会议上,浙江省中医院副院长杨珺超教授发表了《化痰止咳在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临床价值》主题报告,围绕咳嗽这一新冠感染后的常见症状,进行了深入的阐析。

  杨珺超教授指出咳嗽是呼吸专科门诊患者最常见的就诊原因,占比76.3%,比第二、三位的喘息、气促的就诊患者高出一倍还多,此外,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主要症状及其发生比例中,咳嗽也占到58%,足见该症状的普遍性。

  气道黏液高分泌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病理改变,其主要表现就是咳嗽咳痰。杨珺超教授介绍说,气道黏液是由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及黏液腺分泌的透明液体,发挥气道防御屏障功能。多种致病因素下,发生在物理屏障的黏液层功能异常,会导致气道黏液高分泌产生。

  一项研究报道显示,在呼吸系统疾病中,气道黏液高分泌发生率约12%,而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病毒感染,也是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常见诱发因素。在病毒诱导下,会导致黏液分泌异常,在大的传导气道中,黏液分泌和咳嗽受体在结构上有联系,咳嗽具有保护性作用,可清除痰液和异物,保持气道清洁通畅、阻止气道感染扩散。

  杨珺超教授提醒,对于一些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群而言,“阳康”后积极止咳十分必要。这是因为气道黏液高分泌会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后果,是影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发病与临床进展的重要风险因素。一项纳入5887例伴有轻中度气流受限的吸烟患者,随访时间12.5年的研究发现,咳嗽咳痰症状同时存在的患者有着更高的下呼吸道感染率,并与患者死亡率增加直接相关。

  杨珺超教授介绍,传统中医理论认为“痰乃津液所化,其为病也,为咳为喘”,并且提出“欲治咳嗽者,当以治痰为先,治痰者,必以顺气为主”。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就不能认为“新冠咳”主要表现为干咳,或者只有少量痰,就不需要化痰止咳。对待顽固难愈的咳嗽,在药物治疗上也应以化痰止咳为主。他指出中药连花清咳片的组方融合了“麻杏石甘汤”与“清金化痰汤”的精华,麻杏石甘汤宣肺泄热,可宣发在肺之邪,清金化痰汤清热化痰,可肃降上逆之气。组方中加入半夏、浙贝母、前胡、陈皮化痰顺气,针对新冠肺炎“痰热壅肺、气道壅滞”导致的咳嗽、咳痰,以“宣肺泄热、止咳化痰”为原则,使热祛咳止痰消,发挥清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董雷教授表示,中医药在治疗新冠三年以来,虽然经过了大大小小的疫情阻击战,但近期的这一轮疫情高峰,以及中医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对每一个中医人来说都是格外感受深刻的。他介绍说,在本轮大规模“战疫”中,中医药依旧发挥着“防治康”一体,贯穿全程的优势,他所在的医院从去年12月初就开始了中医药预防方的准备,现在回顾来看,中医药的预防作用,其重点并非直接针对是否感染,而是切实控制感染后的重症风险。中医药防治新冠,应重点把握“邪在气分”这个关键阶段,通过中医药及时介入和截断,真正实现关口前移,对于防治新冠而言可谓意义重大。他表示,大量轻型以及中型新冠感染患者,基本属于中医所说的“外感病邪、邪在气分”的状况,对于这些人群,应当重点发挥中医药的作用,给予及时关注和治疗。

  此外,目前一些“阳康”的人群,在康复期内仍有咳嗽、气促,呼吸不畅等症状,尤其是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往往在病症康复之后还会遗留有一定的病灶,并且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肺纤维化,对于这些人群,中医药止咳化痰也能够发挥非常好的优势。(李妍)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石榴籽连籽 共庆“三月三”

  • 燕园春意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目前,中国电信积极探索中央企业和国家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范式,打通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通道,推动量子技术产业化发展。
2025-03-26 10:28
至此,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已经圆满保障空间站任务以来的19次出舱活动,使用年限次数超出“3年15次”的寿命设计指标。
2025-03-26 10:27
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出海”“出圈”,让更多澳大利亚华商和杨东东一样,开始将目光瞄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积极寻找投资机会。
2025-03-26 10:2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旅需求正从“看山看水看风景”向“品文品魂品生活”转变。比如,逛博物馆,青铜器的精美纹饰固然能够吸引人的兴趣,但观众更希望了解青铜器纹饰背后的礼制密码;去故宫旅游,飞檐斗拱彰显的传统建筑之美固然让人欣喜,但榫卯结构背后的“天人合一”哲学更引人深思。山水器物背后的文化密码,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不易被直接观察和理解,而数智技术为游客了解这些文化密码提供了一把钥匙。
2025-03-26 04:45
记者从25日召开的中央企业“人工智能+”媒体通气会上获悉,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持续深化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项行动,着力提升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在工业制造、能源电力、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行业布局应用人工智能,科研、生产、客服等方面降本增效明显。
2025-03-26 04:45
25日,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以下简称“细胞谱系设施”)在广东广州国际生物岛正式启动建设。这一设施是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025-03-26 03:45
1956年,27岁的林皋带领年轻教师和同学们从零开始,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激振和测振仪器设备,在我国率先开展大坝抗震试验。
2025-03-25 09:10
2024年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比上年增长1.3%。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方面,《报告》指出,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03-25 09:09
在应用数学中心,来自东南大学通信、网络安全、电子、医学、制药等约10个学科的科研团队经常汇聚一堂,寻找交叉融合的合作点。
2025-03-25 09:05
日前,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以下简称“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张敏的诊室里,4岁小患者洋洋(化名)的父母激动地向医生连声致谢,
2025-03-25 04:05
在蛋白质设计领域,传统方法面临着诸多难题,如需要丰富的专家经验,且要经过数以万计的实验试错,时间长、成本高,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行业发展。
2025-03-25 04:05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联合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和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海洋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瀚海智语”。该大模型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2025-03-25 04:05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类探索地球的征程离不开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创新。海底两万里,书写新传奇。
2025-03-24 12:09
3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智慧育种成为焦点议题,业内人士期待智慧育种破译“基因密码”,开启种业创新的新赛道。
2025-03-24 08:53
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和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也将在论坛年会期间发布。
2025-03-24 08:49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当日在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发布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
2025-03-24 04:55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日前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该设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诊治提供全尺度、
2025-03-24 04:55
青藏高原湖泊既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也对其有重要影响。我国科学家研究评估了近36年间气候变化给青藏高原湖泊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藏高原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显著,
2025-03-24 04:55
记者22日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获悉,我国油气勘探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新兴油田亿吨级探明储量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储量评审备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吨。这是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探明地质储量达亿吨级的页岩油田。
2025-03-24 05:25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