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企业文化是新药创新的催化剂——管窥首药控股的“创新密码”
首页> 光明医药> 要闻 > 正文

企业文化是新药创新的催化剂——管窥首药控股的“创新密码”

来源:光明网2023-02-06 16:03

  2月6日,首药控股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月2日、3日接受西南证券、光大证券、华西证券、易方达基金、人寿养老、华夏基金、平安基金、长城基金、中加基金、中信建投基金、建信养老、新华基金多家机构调研,从调研内容中,我们得以管窥这家小分子创新药企业的“创新密码”。

  创始人与企业文化

  问:公司创始人李文军先生并非医药专业背景出身,而整个公司的创新能力建立的特别好,请教李董的经验分享?

  答:李文军董事长曾说过,志向、兴趣和经历决定一个人所从事的事业能走多远。2010年,他创办了赛林泰医药(首药控股全资子公司、早期研发平台),正式进军创新药行业。早期,公司凭借自身技术输出而非依赖外部融资,成功实现了“团队铸造”和“公司生存”两大目的,而他作为“后勤部长”,积极解决科学家子女入学、户口调京、人才公寓等基本需求,同时,打造重视科学家的企业文化。他并非医药专业出身,但与众多优秀一线研发人员并肩工作,时间久了,也会被熏陶的优秀了,也“懂药”了。经过全体员工的努力,公司锻造了简单实干、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员工对公司信任的企业文化,成就了如今肿瘤靶点布局全、有前瞻性,多款1类新药具备国际创新、国内领先优势的首药控股。

  此外,李文军董事长多年的商业战略管理与市场营销经验、强大的资源整合与协调能力,相信也会是公司未来商业化过程中的一大亮点。

  问:公司高研发效率如何实现和保障?

  答:一方面,公司利用自有核心技术,通过以交替穿插、多线并行的研发模式替代传统单线循环的研究路径,可以有效提高化合物筛选效率和项目的成功率,从而降低整个项目的研发成本,且公司产业链完整,对外部服务的依赖性低,整体成本控制能力卓越。

  另一方面,公司缔造了简单高效、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容错与信任的文化。管理团队、核心研发团队均多年保持稳定,研发团队经验丰富,配合默契。公司为研发人员创造宽松的研发环境,建立由核心研发团队组成的科学委员会,赋予核心研发团队充分的决策权,发挥研发人员的主人翁精神;公司创造以人为本、有温度、有关怀的研发氛围,通过广泛的员工持股计划保障现有研发团队的稳定并持续引进优秀人才,同时广泛争取各项人才福利政策和科技荣誉,积极解决科学家们的后顾之忧。

  公司团队建设与研发策略

  问:公司临床前研发团队情况?

  答:我们临床前研发团队规模已超过了100人,目前建成了含有靶点生物学验证平台、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平台、先导化合物快速优化及合成平台、综合药物筛选平台等核心技术平台在内的全链条的新药研发产业链,基本涵盖新药研发临床前研究的所有关键模块。过往与正大天晴、石药集团合作研发的几十个研发项目,也是公司早研能力和效率的认可和证明。未来还会进一步临床前研发团队的实力,并与临床医学研究团队、营销团队共同做好协作,提高公司整体研发和产业化效率。

  问:公司临床医学团队的建设情况?

  答:公司临床医学团队从2016年开始组建,目前已经建成了包括运营、医学、数据统计、注册稽查、影像学、药物警戒等核心板块在内的相对完整的临床研究队伍。随着公司临床医学团队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临床项目对外部CRO公司的依赖性逐渐降低。后续公司还会进一步增加招聘力度,持续扩建、强化临床研究团队,并积极扩展外部的临床合作资源,加快临床入组速度并进一步提高临床试验质量。

  问:公司在立项时的靶点选择策略?

  答:公司在靶点选择上立足于真正有迫切临床需求的领域,同时要有差异化的临床竞争优势。成熟靶点与高创新性靶点并重,兼顾科学性与商业化竞争力、研发创新度与研发成功率。我们对传统的激酶靶点、表观遗传学调控靶点等,以及广谱抗癌靶点、合成致死靶点等都有不少布局;此外,一些新兴的领域如PROTAC、E3水解酶等也有项目在推进。我们也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对创新性项目的投入力度持续增加。

  问:公司合作研发和自主研发的策略选择?哪些会选择对外合作?什么样的产品会选择自主研发?

  答:2016年以前,为实现自身“造血”,更为锻造团队、提升新药研发经验,公司先后与正大天晴、石药中奇合作开展20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项目。公司负责前期PCC的发现等,合作方负责临床研究和商业化开发,双方共同享有知识产权,公司获得里程碑收款和后续商业化权益。2017年以后,公司主要全力推进自主研发项目,将首药控股打造成为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制药企业。

  目前我们有6个处于临床阶段的产品是完全自主推进,其中一个品种已经完成注册性临床试验,即将申报NDA,有三个品种在II期临床研究,有两个品种在I期临床研究,另外,临床前管线每年也会有新的项目推进至临床阶段;我们对合作研发也持有非常开放的态度,license-in、license-out都会考虑,特别是能够实现强强联合优势的品种或者是一些开发海外市场权益的品种。

  公司管线情况

  问:公司二代ALK抑制剂的竞争优势和进展?

  答:从已有的临床研究结果来看,SY-707在晚期ALK+ NSCLC治疗中体现出具有显著竞争力的疗效水平。相比同类药物,SY-707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表现优异,同类药物的眼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代谢及营养疾病、心脏疾病等相关不良反应,SY-707的发生率更低。

  SY-707两个注册性的临床试验(针对克唑替尼耐药的ALK+NSCLC患者二线用药的Ⅱ期临床试验,以及针对初治ALK+NSCLC患者一线用药的Ⅲ期临床研究)分别于2022年8月及2021年12月完成入组,目前正在临床数据整理和统计过程中。后续我们会与CDE保持持续沟通,具体进展公司会按照规定积极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问:三代ALK抑制剂SY-3505的基本情况和注册路径?

  答:目前全球仅有一款三代抑制剂(劳拉替尼)获批上市,SY-3505是国内首个进入临床,也是研发进度最快的国产三代ALK抑制剂,目前处在Ⅱ期试验阶段,受试者正在快速入组。

  SY-3505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表现同样优异,早期临床Ⅰ期数据我们已经在2022年ELCC会议上以壁报形式进行了展示,在剂量爬坡试验过程中仅在最高剂量组中发生了1例3级腹泻,其余均为1-2级,表现出了优异的安全性。在28例至少使用过一种ALK抑制剂(包括使用过2种及2种以上ALK抑制剂)的患者中有18例(64.3%)出现了肿瘤缩小,并在二代ALK抑制剂耐药患者中观察到明显的抗肿瘤疗效,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三代ALK抑制剂药物。

  注册路径方面,我们会积极推进与CDE沟通,争取尽快取得附条件上市资质,开展注册性临床试验,达到预期结果后快速申请批准上市。

  问:能否介绍公司高选择性RET抑制剂SY-5007的后续进展规划?

  答:公司近期收到了CDE同意SY-5007未来采用Ⅱ期单臂临床试验申请附条件批准上市的反馈意见。这是SY-5007临床研究的关键进展,有了这个资质,后续关键临床研究和上市注册路径都会比较清晰。我们会加大资源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全国多个临床研究中心的经过标准治疗后的RET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组工作。如果结果符合预期,我们也会加快推进SY-5007的NDA上市申请,力争成为首个获批上市的完全国产的高选择性RET抑制剂。

  此外,已有Ⅰ期数据显示,SY-5007在RET阳性甲状腺癌患者中同样体现出良好的临床活性与耐受性,公司后续也将在积累一定的数据后,与CDE沟通申请开展针对前述相关适应症的附条件批准上市资格,开展关键性临床试验。

  问:公司BTK、FGFR4、WEE1等管线情况?

  答:BTK抑制剂赛道,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高选择性、不可逆BTK激酶抑制剂SY-1530,目前处于临床Ⅱ期研究,牵头研究者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石远凯教授。已有数据显示,SY-1530具备优良的安全性以及对多种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显著临床治疗效果,与公司其它管线也有很强的联用价值,公司会积极探索多种联合用药的潜力。此外,新靶点、新适应症(如DLBCL)的探索也正在推进。

  公司FGFR4抑制剂 SY-4798在2021年4月进入Ⅰ期临床,目前正处于剂量扩展阶段,主PI为上海市东方医院李进教授。目前,全球尚无选择性FGFR4抑制剂上市。已有的临床数据显示,SY-4798的耐受性很好,单药在患者体内也体现了一些疗效。未来,公司会积极探索多种联合用药的潜力。

  WEE1靶点是公司临床管线布局中相对较新,但市场竞争格局极佳的靶点之一,具有广谱抗癌潜力。目前WEE1靶点虽然尚未有药物上市,但已有的众多临床数据显示,该靶点是极具临床价值和潜力的靶点之一,公司具有SY-4835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全球权益,目前处于临床Ⅰ期;后续也会积极探索多种联合用药和适应证的研究,采取不同的注册路径。(耀文)

[ 责编:姜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飞阅粤港澳大湾区跨江跨海通道群

  • 全新庐山站正式建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新华社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2月10日线上公布2024年“地球卫士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卢琦因助力中国扭转土地退化趋势、减少沙化面积,获得“地球卫士奖”中的“科学与创新奖”。卢琦表示,此次获奖是对中国林草事业特别是治沙科技工作者的高度肯定和激励。
2024-12-11 10: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微雪的电脑里有个文件夹,保存了同一论文的329个不同版本。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提出了“强金属-金属作用”原理性判据,即当两种金属间作用强于氧化物中金属自身相互作用时,氧化物载体将包覆金属催化剂。
2024-12-11 10:12
到医院看病,迎面而来的可能是智能机器人;检查结果出来,人工智能迅速给出诊断意见……随着AI技术飞速提升,诊疗应用越来越广。上述由医生团队发起、参与研发的人工智能医学大模型,在上海一家医院已经投入应用,给医生提供辅助。
2024-12-11 10:11
根据《自然》杂志10日发表的一篇论文,谷歌最新一代量子芯片纠错能力实现突破,即将错误抑制在一个关键阈值以下。美国谷歌研究院此次报告了名为“Willow”的最新一代超导量子处理芯片架构,该芯片能实现低于表面码关键阈值的量子纠错。
2024-12-11 10:10
“本次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全国性农业普查。“这次普查全面摸清了种质资源的家底,抢救收集保护了一批优异种质资源,为提升种业自主创新、加快种业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2024-12-11 10:10
香港目前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12月9日起正式投入服务,为本地高校、研发机构、企业等提供算力支持,助力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建设。
2024-12-10 10:10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俞晓春团队在解析小鼠参考基因组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获得了完整的端粒到端粒小鼠参考基因组序列,意味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看清”了小鼠基因组DNA全貌。
2024-12-10 10:10
中国有两位学者入选,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教授徐沪济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嫦娥六号任务工程副总设计师李春来。
2024-12-10 10:09
在完成“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后,我国正在实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目标是在月球南极区域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2024-12-10 10:07
为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传统医药国际合作,我国将在未来三年内,对相关国家的1300名中医药人才进行专项培训,共促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承。
2024-12-10 09:56
12月6日至8日,以这座小城命名的腾冲科学家论坛,吸引了包括120位国内外院士、59位大学校长在内的千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等齐聚一堂。
2024-12-09 10:11
数据要素应用领域正加速拓展,应用深度持续深化,不知不觉间,数据要素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
2024-12-09 10:10
华龙洞遗址于1988年被发现,是继北京周口店遗址之后,在我国发现的同时包含有丰富人类化石和石制品等人类活动证据的重要古人类遗址。
2024-12-09 10:08
12月7日至8日,第三届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新版路线图认为,CCUS技术将不只是大规模化石能源低碳利用的关键技术,更是实现“碳中和”目标所需技术组合的重要构成部分。
2024-12-09 10:02
随着504比特真机即将接入“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并对外服务,该平台将实现算力规模和算力类型双重升级。“面向未来,我们将加快推动量子计算实用化和商用化进程,为这一颠覆性技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2024-12-09 09:57
“中华环保联合会围绕实现国家环境与发展目标、维护公众和社会环境权益,搭建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沟通交流平台。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研究室主任姚瑞华说,接下来,我们还应加强科技支撑,提高认识海洋、保护海洋能力。
2024-12-09 09:58
目前专门针对自动驾驶的保险产品较少,部分保险公司正在进行相关专属保险产品和服务的探索。
2024-12-06 10:18
新昌县副县长王丽英介绍,当地引导本地企业进入机器人产业蓝海,同时招引一批优质机器人企业落地发展,抢先发力机器人产业链,新兴产业“生根发芽”,近两年研发费用达12亿元。
2024-12-06 10:17
“大雪节气时,天地闭藏,水冰地坼,此时自然界阴气极盛,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阴气转盛而潜藏于内。
2024-12-06 10:17
高校科技成果如何转化?如何克服这一普遍性难题?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在政策保障、体制机制、应用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成立了技术转移研究院,通过构建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2024-12-06 05: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