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饮食均衡 运动有度 健康快乐过春节!
首页> 光明医药> 要闻 > 正文

饮食均衡 运动有度 健康快乐过春节!

来源:光明网2023-01-20 13:11

  春节将至,年味渐浓。在春节小长假里,想必不少人都是睡到自然醒,饭局接连不断。拒绝“每逢佳节胖三斤”,不仅需要均衡饮食,还要保持适当的运动,才能度过一个快乐又健康的春节。南京鼓楼医院运动医学与成人重建外科副主任医师徐兴全给大家准备了一份春节假期健康小贴士。

  春节吃喝有度,营养均衡搭配

  过年期间各种美食应有尽有,在享受各种美食的时候要注意饮食均衡,饮食清淡,少吃油腻辛辣食品,避免暴饮暴食、酗酒,每年春节因饮食不当导致的急性胰腺炎不在少数。我们推荐低盐低钠饮食,每日摄入的食盐不超过6克,尽量多摄入膳食纤维,新鲜蔬菜、水果,控制脂类等高热量的食物摄入。 阳康后运动,请循序渐进

  生命在于运动。刚刚阳康的运动爱好者们,可能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投入运动了。但是阳康初期心肺功能还未恢复到之前的水平,如果过早进行剧烈运动,有猝死的风险。为了避免这类悲剧的发生,阳康过后的运动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可以把阳康过后的运动恢复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运动准备阶段,可以做一做呼吸训练、平地慢走、拉伸等运动;第二阶段可以进行一些低强度运动,比如平地快走、上下肢阻力训练、平板支撑、俯卧撑等;第三阶段可以进行一些中等强度运动,比如慢跑、上下楼梯等类似强度的锻炼;第四阶段基本可以恢复之前的运动强度。

  在恢复正常运动强度之前,运动频率和每次运动时间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而定,一般每周2-3次,每次半个小时为宜,若期间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必要时就医。同时,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十分重要,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充分热身,准备活动不少于5分钟,使身体尽快进入状态。运动出汗后不宜大量饮水,可适量补充盐水,及时穿衣保暖。

  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不要久坐

  长时间坐躺下肢血流减慢,尤其是对于有高龄、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容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我们建议进行一些慢节奏的有氧运动,保持日常身体活动,比如从事轻巧的家务活,打太极拳、八段锦、快走、广场舞等舒缓运动,居家情况下可以进行踝泵运动、直腿抬高、靠墙静蹲、蚌壳练习、臀桥练习、坐位抱膝练习等活动。前段时间抖音刘畊宏跳操风靡一时,很多人模仿学习,但是他的节奏快强度高,不建议老年人模仿,之前门诊已经收治过不少因为跳操而导致关节痛的患者。有条件的话老年人运动时可以佩戴运动手环,这样就可以实时监测血氧、心率等指标。膝关节有毛病的人群,要尽量避免负重、爬楼、跑步等伤膝盖的运动,可以进行靠墙蹲、高抬腿等轻柔运动。总之,老年人的运动应该遵循“适度、柔和、个性化”的原则,运动要少量多次,量力而行,贵在坚持。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现在大部分人已经“杨过”,感觉自己无所畏惧,但是“杨过”仍有复阳的风险,因此还应当减少外出,尽量不要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尤其是老年人身体免疫力低下更容易复阳,出门时要带好口罩。此外,冬季是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在雨雪天气要避免出门,实在需要外出请穿防滑的鞋,预防跌倒。

  最后,推荐几个有助于加强膝关节肌肉力量锻炼的小方法,大家不妨春节期间在家里练习起来吧!希望大家都能度过一个快乐而又健康的兔年春节。

饮食均衡 运动有度 健康快乐过春节!

饮食均衡 运动有度 健康快乐过春节!

饮食均衡 运动有度 健康快乐过春节!

饮食均衡 运动有度 健康快乐过春节!

饮食均衡 运动有度 健康快乐过春节!

(文:徐兴全 图:姚尧)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石榴籽连籽 共庆“三月三”

  • 燕园春意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目前,中国电信积极探索中央企业和国家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范式,打通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通道,推动量子技术产业化发展。
2025-03-26 10:28
至此,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已经圆满保障空间站任务以来的19次出舱活动,使用年限次数超出“3年15次”的寿命设计指标。
2025-03-26 10:27
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出海”“出圈”,让更多澳大利亚华商和杨东东一样,开始将目光瞄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积极寻找投资机会。
2025-03-26 10:2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旅需求正从“看山看水看风景”向“品文品魂品生活”转变。比如,逛博物馆,青铜器的精美纹饰固然能够吸引人的兴趣,但观众更希望了解青铜器纹饰背后的礼制密码;去故宫旅游,飞檐斗拱彰显的传统建筑之美固然让人欣喜,但榫卯结构背后的“天人合一”哲学更引人深思。山水器物背后的文化密码,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不易被直接观察和理解,而数智技术为游客了解这些文化密码提供了一把钥匙。
2025-03-26 04:45
记者从25日召开的中央企业“人工智能+”媒体通气会上获悉,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持续深化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项行动,着力提升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在工业制造、能源电力、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行业布局应用人工智能,科研、生产、客服等方面降本增效明显。
2025-03-26 04:45
25日,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以下简称“细胞谱系设施”)在广东广州国际生物岛正式启动建设。这一设施是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025-03-26 03:45
1956年,27岁的林皋带领年轻教师和同学们从零开始,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激振和测振仪器设备,在我国率先开展大坝抗震试验。
2025-03-25 09:10
2024年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比上年增长1.3%。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方面,《报告》指出,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03-25 09:09
在应用数学中心,来自东南大学通信、网络安全、电子、医学、制药等约10个学科的科研团队经常汇聚一堂,寻找交叉融合的合作点。
2025-03-25 09:05
日前,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以下简称“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张敏的诊室里,4岁小患者洋洋(化名)的父母激动地向医生连声致谢,
2025-03-25 04:05
在蛋白质设计领域,传统方法面临着诸多难题,如需要丰富的专家经验,且要经过数以万计的实验试错,时间长、成本高,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行业发展。
2025-03-25 04:05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联合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和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海洋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瀚海智语”。该大模型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2025-03-25 04:05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类探索地球的征程离不开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创新。海底两万里,书写新传奇。
2025-03-24 12:09
3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智慧育种成为焦点议题,业内人士期待智慧育种破译“基因密码”,开启种业创新的新赛道。
2025-03-24 08:53
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和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也将在论坛年会期间发布。
2025-03-24 08:49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当日在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发布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
2025-03-24 04:55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日前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该设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诊治提供全尺度、
2025-03-24 04:55
青藏高原湖泊既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也对其有重要影响。我国科学家研究评估了近36年间气候变化给青藏高原湖泊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藏高原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显著,
2025-03-24 04:55
记者22日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获悉,我国油气勘探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新兴油田亿吨级探明储量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储量评审备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吨。这是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探明地质储量达亿吨级的页岩油田。
2025-03-24 05:25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