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春运安心过大年——助您了解“伤心”的三级防护
首页> 光明医药> 要闻 > 正文

春运安心过大年——助您了解“伤心”的三级防护

来源:光明网2023-01-20 12:59

  “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大迁徙。在“回家、居家、离家”三部曲中,天气多变、旅途颠簸、身心疲劳,加之新冠疫波来袭,如何防患于未然,不让人体发动机的“心”受伤,降服心脏猝死这一威胁人类生命的最大元凶,已然成为人们能否安心过大年的重要一环。以往资料表明,发生在院外心源性猝死就占到80%,而现场心肺复苏抢救成功屡却不到1%;这除了与心肺复苏技术公民普及率低于1%,以及心肺复苏应急设备配备率低于1%等因素相关外,建立平时呵护心、适时监护心、急时救护心的防治救三级防护,可谓是春运安心过大年的重要“心”保障。

  一级“心”预防:查找“伤心”的原凶与帮凶

  重视心脏体检与筛查,查找伤心原凶与帮凶,主要包括:个人史、家族史、物理检查、心电图检查等,其中心电图尤其是动态心电图被认为是目前排查人群猝死的一种最为有效手段。对有明显心肌病及心脏性猝死家族病史者,超声等筛查“无症状性左心室功能不全”。 对于左心室射血分数≤35%的患者,不论其是否有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均认为是SCD的高危者[2]。对遗传性疾病相关心脏骤停幸存者的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子女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进行基因筛查。以下人群为高危患者:(1)家族中直系亲属有心脑血管疾病和猝死病史;(2)诊断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心肌肥厚、冠心病、心脏瓣膜病、致死性心律失常、脑血管病等;(3)具备多个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工作压力大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减少帮凶:戒烟限酒,摄入低脂少盐饮食,减少熬夜与过度劳累、适度运动。掌握运动适应证和禁忌证,患有新冠、流感、急性扁桃体炎、腹泻时尤应避免剧烈运动,严禁饱食后剧烈运动等,排查伤心根源,揭开“死神”底牌,因人而异做好一级“心”预防。

  二级“心”预防:识晓“伤心”的医警与医嘱

  识晓心脏求救信号,及时就医:除了重视高危人群、病史外,更要重视近期出现的特殊症状。心搏骤停前,50%的患者会在近几周内出现胸痛、胸闷、头痛、晕厥、气促、胃肠不适、腹泻、出冷汗、极度疲乏等前驱症状,是机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尤应注意心脏骤停的预警先兆(三痛、二快、一失):“三痛”指突发的剧烈胸痛、头痛、腹痛,“二快”指突发的严重心跳快、呼吸快,“一失”指突发意识丧失或者一过性意识丧失,如晕厥、全身抽搐或持续性意识丧失,呼之不应等,若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呼叫120,紧急送医,是发现风险-识破“死神”信号,遏制“死神”降临,因人而异做好二级“心”预防。对于适宜的患者可置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在心源性猝死发生前关口前移,将心室纤颤这一心脏骤停类型,“扼杀在摇篮里”。ICD预防心脏性猝死,对发生过心脏骤停(二级预防)和未发生过心脏骤停但存在猝死风险(一级预防)的患者获益。基于此,中国专家提出更符合我国国情的1.5级预防概念,合并4个相关风险因素的患者应推荐ICD植入:(1)晕厥或先兆晕厥、(2)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3)频发性室性早搏(PVCs)、(4)左室射血分数偏低(LVEF<25%)。权威临床研究结果已证实,植入ICD对合并以上风险因素的1.5级预防患者可降低一半死亡风险(全因死亡率降低49%)。

  三级“心”预防:克制“伤心”的武器与武艺

  克制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是三级“心”预防挽救生命的关键,扼制急性心脏骤停以防止发展为心脏猝死。主要包括:家庭预防、社区预防、专业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等。心脏骤停(sudden cardiac death,SCA)发作突然,约10秒左右即可出现意识丧失,如在4-6 min黄金时段及时救治可获存活,否则可发展为心脏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 。〝猝死〞这个令人闻风丧胆的词,似乎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而且越来越年轻化!从运动健将、知名演员,到警察、司机、程序员,医生再到每个普普通通甚至身体健康的人,都无差别的发生过猝死事件。及时干预-摆脱“死神”威胁--掌握心肺复苏技能,以挽救生命,安心祥和过大年,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首先判救心脏骤停把握“三停”:判断意识停止(面对突然倒地或不动的患者,用力拍打双肩呼叫患者是否有反应)、判断呼吸停止(如果患者意识停止,要迅速判断患者胸廓及腹部是否有起伏变化)、判断心跳停止(食指与中指并拢伸直放置喉结旁开凹陷处,判断是否有搏动感觉);其次呼救心脏骤停体现“三叫”:呼救叫人帮忙(请某某先生/女士,协助我完成救助……)、呼救叫拨电话(请某某先生/女士,协助呼叫120(说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状况)、呼救叫拿利器(请某某先生/女士,协助寻找AED、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AACD-CPR));在判救、呼救基础上立刻开展抢救心脏骤停的心肺复苏术。

  心脏骤停抢救应用心肺复苏“三法”:抢救开通气道法(通常采用仰头抬颏法,对于怀疑有头、颈部创伤患者采用托颌法打开气道,同时清除病人口腔、鼻腔内的上呼吸道异物;运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吸附于心搏骤停患者中上腹部,连续3-5次快速向内向上按压(40-50 kg),产生海姆立克效应,实现畅通上下呼吸道)、抢救人工呼吸法(人工口对口呼吸时,捏住患者的鼻孔防止漏气,急救者用口把患者的口完全罩住,呈密封状,缓慢吹气3-5次,每次吹气应持续1s以上,确保通气时可见胸廓起伏, 运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吸附于心搏骤停患者中上腹部,连续进行均慢速3-5次腹部提压人工呼吸,每次提压时间≥1秒,往复进行腹部提压(上提10-30kg下压40-50kg)产生膈肌上下移动,实现体外腹式人工呼吸,尤适用于不宜进行人工呼吸的心脏骤停患者)、抢救建立循环法(胸外按压时须快速、有力,按压频率100~120次/min,按压深度成人5-6cm,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复,按压与放松比大致相等,尽量避免胸外按压中断。在建立人工气道前,成人单人心肺复苏或双人心肺复苏,按压/通气比都为 30:2,建立高级气道(如气管插管)以后,按压与通气可能不同步,通气频率为10次/min;运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吸附于心搏骤停患者中上腹部;以100次/min的速率进行腹部提压,提拉力度10~30kg,按压力度 40~50kg,产生腹内压与胸腔压力变化的心泵、肺泵效应,实现人工循环与呼吸;欲进行体外电除颤准备前,适时启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包括减少胸外按压中断时间,切实保障实现高质量心肺复苏)。

  (作者:王立祥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心肺复苏领域专家)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