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身边那些亟待营养改善的老人——高龄老人和慢性消耗性疾病老人
首页> 光明医药> 健康科普 > 正文

身边那些亟待营养改善的老人——高龄老人和慢性消耗性疾病老人

来源:光明网2022-08-29 17:11

身边那些亟待营养改善的老人——高龄老人和慢性消耗性疾病老人

撰稿专家:代雪梅,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据2021年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高龄化形势严峻,老年人口比例为18.7%, 65岁及以上占比13.5%,8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2.54%,且呈上升趋势。高龄老人生活自理水平逐步降低,营养不良概率高。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如何让身边那些亟待营养改善的亲友——高龄老人及慢性消耗性疾病老人得到充足的营养支持。

  1、高龄老人与营养

  高龄老人是指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人,是老年特征最突出的人口。高龄老人生理变化特点主要是机体的组织、器官、系统功能老化。随着年龄增加机体退行性变,出现肌肉减少、牙齿脱落、骨量减少、认知功能下降、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问题。

身边那些亟待营养改善的老人——高龄老人和慢性消耗性疾病老人

  老年期后,消化器官逐渐衰退,包括口腔改变:黏膜萎缩、牙龈萎缩、牙齿松动脱落、舌黏膜变薄、舌乳头萎缩、味蕾减少、舌肌萎缩、运动能力下降、咀嚼及吞咽受限[1]。此外还需关注肌肉衰减综合征,在60—70 岁老年人群中患病率为5%—13%,80岁以上的则为11%—50%,引起骨骼肌质量减少,力量减弱,运动和平衡能力下降[2],导致高龄老人更易出现营养不良、骨质疏松、肌肉减少、体重丢失、容易跌倒等问题,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和寿命。

  与成年人相比,老年人基础代谢率下降,能量浪费大、利用率下降,总体能量消耗量较年轻人是下降的。但高龄老人仍需要保证充足的能量、蛋白质摄入。老年患者的能量需求可按20~30 kcal/kg/d作为目标供给。蛋白质需结合实际情况,每日可达到1.0~1.5 g/kg[3],一般推荐男性65g/天,女性55g/天,主要从肉蛋奶大豆中提供,大豆制品易消化,适合老年人选择。脂肪摄入占总能量20%-30%,应少吃肥肉、高脂的加工糕点或主食,植物油如菜籽油、玉米油、大豆油及花生油都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各有长处,可混合使用,鱼类尤其是海鱼类富含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有益老人健康。碳水方面要选择复合碳水化合物的粮谷类主食,搭配粗杂粮,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4]。丰富多样的食物才能满足老年人对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铁、钙、维生素D的需求。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对65岁以上老年人给出如下建议:1.少量多餐细软;预防营养缺乏;2.主动足量饮水;积极户外活动;3.延缓肌肉衰减;维持适宜体重;4.摄入充足食物;鼓励陪伴进餐。

身边那些亟待营养改善的老人——高龄老人和慢性消耗性疾病老人

  2、慢性消耗性疾病老人与营养

  慢性消耗性疾病是指各种恶性肿瘤、肺结核、慢性萎缩性胃炎、严重创伤、烧伤、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化脓性感染、慢性失血等一类过度消耗身体能量物质,造成机体能量负平衡的疾病总称。

  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群的营养状况,其导致营养不良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营养摄入不足:如阿尔茨海默、厌食症等,营养吸收不良: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结肠炎等,营养消耗增加:结核病、恶性肿瘤、慢阻肺病、严重创伤、烧伤、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化脓性感染、慢性失血等,内分泌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而营养不良也会对慢性消耗性疾病产生危害,会加快疾病进程、恶化,导致并发症发生等。随着高龄老人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时间不断变长,疾病加重,免疫力越来越低,会出现反复感染,高龄病人需要的热量更多,如膳食摄入能量不足,需给与口服营养补充(ONS),仍不能满足能量需求的要实施胃管管饲(EN)喂养甚至静脉营养(PN)。

身边那些亟待营养改善的老人——高龄老人和慢性消耗性疾病老人

  通常如果无法通过日常膳食满足营养需求,优先推荐常规使用口服营养补充(ONS),适合高龄老人的口服营养补充剂具有高能量、高蛋白、优质脂肪、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低钠的特点。老年患者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时,在饮食基础上补充ONS可改善营养状况,但并不影响饮食摄入量。ONS每日400~600 kcal和/或30g蛋白质,餐间分次口服坚持30~90d,可改善老年患者营养状态和临床结局。蛋白质含量高的ONS,可减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并发症、压疮的风险,并可促进肌少症的老年患者肌力和生活质量改善;对于髋骨折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提供围术期ONS可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添加HMB的高蛋白型ONS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改善老年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调整制剂口感、心理辅导和联合多种督促手段,可提高老年患者ONS的依从性[3]

  ONS方便、安全、有效,最适合高龄老人选择,补足能量及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可根据个人喜好更换口味、调整制剂的使用剂量、使用次数、制剂温度、速度和浓度,提高ONS服用效果。让我们身边那些亟待营养改善的亲友——高龄老人&慢性消耗性疾病老人的营养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Tips:口服营养补充(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ONS) ,是以增加口服营养摄入为目的,将能够提供多种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的营养制剂经口服用。ONS具有营养均衡,配方科学、安全有效、方便快捷等多种优点。

  点击了解更多ONS的有用知识

  

  参考文献:

  [1] 于建春.临床营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2] 韩佩佩.郭琪.潘翔等.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与运动疗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3):290-294

  [3] 中国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应用指南(2020)[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0,39(2):119-132

  [4] 于康.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第3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21.

  【相关链接】

  专题—超级医生说营养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库布其沙漠治沙进行时

  • 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武汉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加载更多